Return to search

小咪(陳鳳桂)演藝生涯研究─從歌舞劇團到歌仔戲界

隨著本土意識的高漲與相關文化政策的助翼,歌仔戲已成為臺灣本土劇種的代表,自七0年代以來投注其中的學術研究積累了頗為可觀的成果,或以歌仔戲歷史發展脈絡為課題者,或以表演型態為探究焦點者,八0年代末,學界更體悟到藝人傳記研究的重要性,企圖透過藝人演藝生涯的紀錄以印證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補充表演藝術研究上的空白。這類傳記的紀錄與研究,除了可以從專業表演者著手外,亦可以從跨界表演者的研究得見歌仔戲表演藝術的包容性與多元化。筆者自2001年參與林鶴宜、蔡欣欣兩位教授主持的「光影•歷史•人物─歌子戲老照片」計劃,接觸過數十位藝人,透過對這些藝人習藝背景與演藝生涯的訪談中,得知小咪是一位跨界且表現出色的表演者,遂興起以之為研究課題的興趣,基於這樣的興趣,乃擬定了以下研究、書寫步驟。
本文首先就小咪的成長環境與戲劇淵源進行了解,透過對小咪童年生活與藝霞習藝暨表演生涯的記述,了解小咪有別於一般歌仔戲藝人的習藝背景與歌舞表演藝術成就。
其次,針對小咪進入歌仔戲界以來所歷經的電視歌仔戲、現代劇場歌仔戲演藝歷程的載述,紀錄小咪在歌仔戲圈的發展,陳述其歌舞表演功底與經驗對其進入歌仔戲界發展所提供的助力,並探論小咪如何利用自身稟賦與學習優勢來融入歌仔戲界。
看遍了小咪在各演藝階段的發展,筆者接著在第五章論述小咪的表演技藝之養成暨搬演理念,透過對小咪表演技藝養成過程的論述,可以知曉身為一個演員所必須具備的先天稟賦與後天習練的條件,經由對小咪表演理念的分析與歸納,可以為有志從事戲曲表演藝術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同時得證小咪如何且何以能跨越歌舞劇與歌仔戲這兩個不同類型的大眾通俗文化間的界限。
到了第六章,筆者歸結對小咪演藝生涯之研究,從小咪這樣一個跨越多重表演領域界限的演員的表演生涯中,得見到藝霞歌舞劇團的風華歲月,窺見電視歌仔戲的興衰盛敗,目睹現代劇場歌仔戲的風起雲湧,並透過小咪的表演技藝以顯現歌仔戲表演藝術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藝術性格。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891510161
Creators陳銀桂, Chen, Yin-Gu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