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嵇康: 一個衝突生命的開展

魏晉南北朝在歷史上是一個充滿困惑的時代。他歷經了價值混淆、崩潰與重建,但也因為處在激於世變與時代苦悶的氛圍下,因此激盪出中國思想史上,具有個體自覺與自我發現特質的一種高度思辨性學術,後人稱此為「玄學」。 玄學又稱「玄遠之學」,意旨「清遠」、「虛靜」,所探討的中心論題是「天人關係」。 到了魏晉時代,在「自然」與「名教」等範疇下,學者研究自然與人類社會的依存關係,而且對天道與人事、本體與現象…等方面作新的論證。 玄學憑清簡雋逸的語辭、精練名理的玄遠談風,掃卻兩漢時期的讖緯迷信與牽強附會的繁瑣經釋,開啟了有別於前代的哲學之風,故今日學界或以「新道家」稱之 ,而當時因「名教禮法」與「自然自在」衝擊下所產生的反思,也成為此一時期的重要課題。所以,「自然與名教」除了在現實生存方面形成衝突外,當理論本身落實於現實世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往往產生了矛盾,魏晉思想因此有了多元化的哲學問題與不同的論題核心。
魏晉時期所謂的「名教」係指人文設制,原來是以君臣父子之義為教,後來泛指整個人倫秩序。 因此,魏晉名士面對著,道德禮法構成的綱常名教世界與個體自然自在二者所產生的長久衝突下,除了將有限生命固著在由無數禮教織網所形成的矛盾中,也企圖以吸收佛教教義的方式,來消解兩者衝突,甚至於期望藉由超越道德性,而達到個體生命的自由性與深刻化。 其中,竹林七賢之一以儒家思想為內、道家思想為外的嵇康,當面對時代衝突時,個人生命情調是如何的開展?所以,本論題焦點鎖定於嵇氏,並將其生命衝突的歷程與轉折,除了聚焦於嵇康的思維背景外,進一步探論其玄理思維是如何形塑之?另外,現實世界中,嵇康在探索個人生命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定位自己?也是本論文核心關懷所在!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9120251
Creators劉立寧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