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戰後臺美關係與「臺灣地位未定論」(1949-1979)

本論文根據中華民國外交部檔案及美國國務院外交解密檔案(FRUS)等史料,說明1949年到1979年的台美關係史,其中美國對台政策與「台灣地位未定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戰後美國政府對台灣地位的認知,雖曾經認為根據開羅會議公報、波茨坦宣言等已經確定台灣歸屬於中國,但五0年代特別是韓戰所凸顯的冷戰架構,一方面定調「台灣地位未定」一方面承認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台灣,要之,美國在舊金山和約簽訂過程中努力運作造成台灣地位未定狀態,然後就一直維持此一未定論的立場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而未定論一直是美國「合法」介入台海事務,阻遏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台灣的重要理據。
  不論從1954年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乃至1971年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以後,尼克森訪中發表上海公報,繼而1979年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非但美國沒有改變「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立場,沒有屈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台灣主權之宣稱,反而在1978年美中建交之後以「台灣地位未定論」為前提,制定台灣關係法,保障台灣的安全,繼續維持一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台灣。
  不過「台灣地位未定論」並不能解釋一切,不論在現實政治或是在國際法理論都可能受到挑戰,所以本論文除了檢視學界各種說法,亦隨時注意時代背景以說明其所以然,並參酌政治人物的議論,以便在說明「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源起與經過之後,還能做成公允的評價。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81580101
Creators彭孟濤, Peng, Meng Ta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