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勞動、互動與理性行動──早期哈伯瑪斯對社會進化的重建方案 / Labor, interaction and rational action: habermas' reconstructive program for social progress

任何一門學科,必然都直接或間接的和個人、社會有一定的連繫,當然,哲學亦然,哲學所關切的問題,向來尤其是關乎每一個個人,以及人類全體,從先蘇的宇宙論時期、希臘三哲開始,就關心著人類如何在世界之中安身立命,並進一步針對人類的幸福、德行、善等等的倫理學問題進行討論。
即便哲學曾經一度遠離塵世,所討論的問題似乎越來越抽象難解,予人難以親近之感,但筆者認為,哲學既然是從個人,而且是生存在社會當中的個人出發,最終同樣應回到個人、回到社會之中,哲學不可能、也不應該只是被限縮在遙遠的彼岸,而不與實際社會發生任何聯繫,而事實上,在經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之後,哲學也的的確確又回到此岸,重新對人類理性、道德、存在基礎的問題進行追問探討。
若以馬克思(K. Marx)對德國傳統哲學的批判為起點,及至更具體地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規律進行分析與發展的預測起,哲學就不再是單單探求社會與人類的存在基礎或認知條件,更是對於為何是這樣的社會,人類是這樣的生活,而不是其他可能的社會、可能的生活,進行追問、批判的考察,於是一個對社會與人類的發展更好的理論體系不再是唯一的問題核心,去揭露與批判社會結構性問題並進行改變更是當前要務。
在這個觀點上,筆者相當認同,哲學對當代社會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對於當今人類處境,特別是在面對現代社會種種已然面臨的以及可能面臨的危機時,我們應該能夠有所觀察、反省、直指問題核心並積極回應。而當代知名理論大師哈伯瑪斯(J. Habermas)在這一立場上,亦和任何對社會問題有實踐上的關心、理論上的興趣的人一般,同樣將哲學的功能定位在實踐指導、反思與批判之上,並以這樣的標準從事其理論研究。
當然,哈伯瑪斯在當代社會的影響力之大,讓任何一個進行相關領域學術研究後輩無法輕易跳過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其理論範圍的廣泛度與深度,他嘗試建立起一個能夠更普遍且更好的說明與解釋社會發展過程的理論,我們可以從一九八一年所出版的《溝通行動理論》(Theorie des kommunikativen Handeln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中,看出他這番意圖。
不過,哈伯瑪斯激發起一些學術研究工作者注意力的另一部份原因,即是他身為法蘭克福學派後繼者,與他的前輩、甚至馬克思,在理論內容上及批判精神上的延續、關聯,對於筆者而言,正是在《溝通行動理論》出版之前的哈伯瑪斯,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之間的差異,特別是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核心「歷史唯物論」(historischen Materialismus/ historical materialism)的重建看法,更是筆者所感興趣之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01540131
Creators張心如, Chang, Hsingj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