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唐代「以詩取士」形成之研究

這一篇論文的題目是:唐代「以詩取士」形成之研究。
針對這樣一個題目,筆者分成三大部份來著手處理。
第一篇導論部份,重點在探究「以詩取士」風氣形成的背景因素。這個背景因素的說明,是基於這樣一個問題作寫出發點來觀察。即唐代乃承漢以下,另一個統一而且鼎盛的帝國。然而,在據以選才的標準上,卻有經學與文學的不同。何以會形成這樣的一個現象呢?筆者分別提出兩個因素:即經學在唐代何以會失去主導地位、以及詩歌文學的崛興來加以說明。
第二篇本論部份,則從制度面和詩歌理論的革新發展,來探討「以詩取士」形成的原因。在制度方面,分別從科舉制度的建立,及「進士科」考試方式如何循著客觀化及標準化的要求演進,終而形成「試詩」這樣一個辦法。在詩歌理論的革新發展方面,則以陳子昂「崇尚風骨」理論的提出與受到重視,說明初盛唐詩風轉換的完成。而盛唐詩風的出現,則為「以詩取士」的形成,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第三篇結論部份,首先從詩歌主題朝多樣化的發展,說明「以詩取士」乃唐詩繁榮的自然結果。其次,約略地檢討了後人對「以詩取士」與唐詩發展關係的說法,歸納出一個簡單的結論。「以詩取士」與唐詩發展,實可分為二期來觀察。在此之前,初盛唐的發展,主要是提供此一辦法形成的基礎;在此之後,則由於「試詩」重在律體,故促進了律體的發展與成熟,筆者並援引殷盤《河嶽英靈集》與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的選詩傾向,前者重在古體,後者重在律體作為參證之用。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202
Creators簡恩民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