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證券市場的效率 : 臺灣股票交易的實證研究

台灣證券交易所自民國五十一年二月開業以來,股票種類與面值雖增加不少,
但股票市場的正常運作仍為人們所懷疑,股票而場內投機太多,價格受到人為的操
縱,幾乎成為公認的事實,但這種觀點僅為直覺的看法。為彌補這項缺憾,本文根
據經濟理論,運用統計方法來探討台灣股票市場運作的情形。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
,股票市場運作是否正常乃是股票市場的效率問題,因此本文的動機可說是:在經
濟理論的指導下,運用統計方法來探討台灣股票而場的效率問題。本文所使用的月
資料主要為五十一年二月到六十五年四月台灣證券交易所所發佈的股價指數及中央
銀行祈公布的每月貨幣供給量;曰資料為證券交易所所編製的加權平均指數及九家
上市公司的每日收盤價格,時間從五十六年一月一日到六十五年四月三十日,並以
六十年八月三十日為分界點,將某分為第Ⅰ、,Ⅱ第兩期。
股票市場的構想是企望透過該市場,將社會的儲蓄轉化為資本,並將這些資本
安排到最適當的用途,能買現這種理想的股票市場,無疑地為一有效率的市場,此
一效率的概念稱為「經濟效率」。股票而場內各種情報的完整程度顯然關係市場的
效率,股價能隨時反應經濟體系內信息變化者,稱為具有「情報效率」的市場。本
文所探討的市場效率僅限於情報效率,並把具有情報效率的市場簡稱為效率市場。
從 Rubin-Stein的理論,吾人已知在一般情況下,情報效率會帶來經濟效率,因此
本文所指的效率意義就不止於情報效率了。
根據隨機走勢假說(random walk hypothesis):在效率市場內,股價的變動
相互獨立(獨立性假設)但有相同的分配;由獨立性假設並可引伸出無超額利潤性
質--用任何技巧來買賣一種股票均無法獲得超額利潤。隨機走勢模型所考慮的股
價變動若為絕對價差則稱為ARW毛模型,所考慮的股價變動若為變動率則稱為RRW模
型。根據聯合資產模型,股價的變動率與貨幣供給量的變動率該有密切的關連,而
且在效率市場內,由於股價調整的速度很快,因此貨幣供給量的變動率無法用來預
測股價的變動率。
在實證研究中,我們求出了股價變動的實際分配,用序列相關係數、連檢定來
檢查獨立性假設,用濾網檢定 (filter test)來驗證無超額利潤性質,用譜相方
法 (Spectral method)來分析股價變動與貨幣供給量之間的關係。實證結果顯示
台灣的股價變動與外國一樣,可能形成變異數為無限大的定常巴列圖分配(stable
paretian distribution),而不是常態分配。證管會以前一交易天收盤價上下5
%為漲跌停板的規定,對股價變動的分配似乎沒有顯著的影響。此外,股價變動的
實際分配顯示RRW模型比較合乎台灣股票而場的實際情況,
序列相關分析與連檢定顯示台灣的股價數列中存在有某種程度的相依性,在第
Ⅰ期中,這種相依的程度很小而且沒有實際意義。在連檢定中,第五期的實際連數
大都不足,顯示在第五期股價有較高的相依性;在濾網檢定中,任何此率的定式策
略在第五期均能獲得超額利潤,更確定了在第皿期的股價數列有某種趨勢存在。由
於台灣的經濟在第Ⅰ期中穩定地成長,在第Ⅱ期則有劇烈的波動,因此連檢定與濾
網檢定所檢查出來的股價變動的相依性,可能是反應基本經濟情勢變動的結果。
譜相分析的結果顯示,在長期及九個月的週期上,股價變動率與貨幣供給量的變
動率有密切的關係,此一關係合乎貨幣數量學說的看法,雖然如此,貨幣供給量的
變動率並不能用來預測股價的變動率,一般而言,股價的變動率領先貨幣供給量的
變動率零到兩個月,此點合於效率市場理論。在連檢定與濾網檢定中,我們發現股
價數列本身有某種相依性存在,並可用定式策略賺得超額利潤,但譜相分析顯示,
貨幣供給量的信息並不能用來預測股價的變動,因此在股票市場中,不同的信息可
能有不同的擴散過程,根據某種信息來檢定效率而場假說所獲得的結果,可能與利
用另一種信息來檢定的結果不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816
Creators葉志鴻, Ye, Zhi-Ho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