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慢性精神疾病人員就業保障之研究--以憂鬱症患者為例

工作權係為人類之基本人權,因此,各國政府莫不致力於加強身心障礙者各項權益之保障與人力資源之開發,而我國政府亦然。近年來,由於慢性精神病患人數不斷逐年的增加,且其中之憂鬱症更被視為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因此,如何面對社會上不斷加增的慢性精神病患者,並試著給予其就業權適度的保障是政府與社會大眾無法逃避的責任與情況。事實上,目前已有許多的研究顯示,諸多種類的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都是可以治癒且癒後良好的疾病,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病人便能如正常人一般的正常工作與生活,更能為社會貢獻其一己之力。可惜,由於我國政府對於慢性精神疾病患者權益保障的各項措施仍感陌生,加上社會大眾普遍存有的刻板印象,造成慢性精神病患者就業率與工作待遇普遍偏低的歧視現象。因此,對於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就業權益之保障方面,我國政府著實仍有許多需要改善之處。
本文期望藉由法規與文獻的探討,配合訪談資料的分析,來發現慢性精神病患者(特別是憂鬱症患者),在就業保障方面的問題,並試著提出改進之建議。因此,各章的內容如下:第一章安排基本的研究架構,第二章則從事相關理論的探討,第三章係整理所蒐集到的各國情況,而於第四章中進行相關個案的訪談,最後在第五章中歸納出結論,並試著提出建議。深切期望我國除了致力於經濟之發展,亦能重視弱勢團體的需要,促進慢性精神病患者回歸社區,並進而使其能在社區中有尊嚴的生活和工作。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8256032
Creators陳香凝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