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消費者與農民權益論基改作物之管理與規範

近年來全球在生物科技上發展迅速,尤其是其中農業科技部分之基因改造作物的發展,更對於消費者、農民和農業發展造成不小衝擊。且就我國生技產業而言,由於國外生物科技產業之發展已遠遠超過我國現今之發展,為提高產業之競爭力,實有必要選擇具備競爭優勢的項目,將研發、生產、資金能力集中於這些項目上。而在生物科技之眾多領域中,我國在生物科技各產業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即為農業生物科技下之基改作物產業,因此就此方面之相關法規建構應加以重視。

基因改造作物之快速發展一方面雖帶給人類社會許多創新的福祉與商機,但也同時引發了許多不同型態的社會議題與科技風險。而在基因改造作物之所有相關爭議問題中,最重要的即集中在「相關智慧財產權之保護」與「安全之管理」兩者上,而這也是本論文主要之重心所在。對於農民來說,影響最深之為基改作物相關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化,相關重要案例如本論文第四章第二節中所探討之Monsanto Co. v. McFarling案與Schemeiser v. Monsanto案。對於消費者而言,由本論文第三章可知基因改造作物所帶來之利益與潛藏危機並存,因此在發展基因改造作物,享受其優點之同時,對於基因改造作物之管理則更突顯出其重要性。而對於基因改造作物之管理制度,各國採取不同之立場,尤其是美國與歐盟更可說是採取相對立之立場態度,而經由分析可知其採取不同立場係由於歐盟消費者對於基改作物產品之食用接受度較低、社會大眾著重生態環境保護之程度較高,以及基因改造作物在歐、美之個別不同農業生產環境下所擁有之優勢不同,而因此所帶來之經濟效益有所落差所致。因此透過對於歐、美制度之檢討,本論文在我國制度之制訂上,即針對我國消費者對於基改作物產品之食用接受度、我國社會大眾對於生態環境保護之關心程度,以及基因改造作物在我國農業生產環境下所擁有之優勢等因素加以探討。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6510021
Creators曾家綸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4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