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北四家日報災禍新聞報導之分析—五十九年七月至六十年六月

報紙被視為社會公器,其功能不僅在充分報導新聞,更要提供新知識及建立意見自由市場,尤以二十世紀人類屢遭天災人禍之侵襲,社會存在許多問題,報紙應該協助解決,避免受害。然則台北報紙是否竭盡所能,發揮其報導、教育及輿論之功能,頗值探討。筆者不揣譾陋,就台北四家日報災禍新聞報導,加以分析,並評其得失,希冀有所成果,以供報界人士作為改進之參考。
筆者深信:研究報紙災禍新聞報導,須致力於三端:材料、方法及理論。所取材料,為五十九年七月至六十年六月的「中央日報」、「新生報」、「中國時報」及「聯合報」,所舉例證,均取資於此,並求其至當。所採方法係內容分析,遵循選樣、統計與分析等三步驟,以探求各報災禍新聞報導概況與異同。所據理論,則廣採各家之說,徵引中外新聞學名著,與報紙實例相互印證,以探討其得失。
本篇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詮釋災禍新聞之意義,進而敘述研究目的、基本假設,及研究方法等細節。第二章純係量的統計分析,以資明瞭各報災禍新聞報導則數多少,所佔版面大小,在全部新聞中所佔比例,災禍新聞分類,照片幀數及有關言論等六項狀況,並逐項分析其意義。第三章則採取個案研究,就選樣中抽出五件重大災禍新聞,針對內容的正確性、遣詞用字及言論等方面,作分析比較,以彌補第二章統計數字之不足。第四章與前兩章一脈相承,根據比較結果,檢討各報處理災禍新聞的態度及報導技巧。第五章結論,歸納本論文的重要研究結果,繼而提出改進意見,就教於學者碩彥。
承蒙業師閻沁□教授悉心指導,細心審核原稿並予斧正,本論文始能如期完成。筆者謹在此申致萬分謝忱,並感謝新聞研究所的師長們及同窗好友給予筆者的鞭策與鼓勵。
筆者天賦庸碌,素養淺薄,本論文如有舛誤,尚祈專家學者不吝賜教,以匡不逮,則無任感禱。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182
Creators賴清松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