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利率特性與景氣循環--臺灣地區貨幣市場實証分析 / Interest Rate and Business Cycle in Taiwan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直接以利率特性探究景氣循環,並以景氣循環探究利率特性,以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此模型的特色,在於避開了一般總體模型共通的一項缺點 : 必須先預測外生變數。以上談到的貨幣市場利率特性,計有持有報酬率、違約貼水、期限貼水等三者,至於景氣循環則採用經建會所認定的標準。 研究發現,民國75年到84年臺灣地區貨幣市場的利率特性與實質經濟活動,的確互有解釋及預測能力,實証結果如下:
1.持有報酬率與景氣循環
持有報酬率對景氣具有顯著的負向關係,以持有報酬率來解釋及預測景氣機率也獲致很好的效果;另外,在景氣由盛而衰及由衰轉強此二個景氣轉折月份,持有報酬率飛高和陡降的劇烈變化特別值得注意。並且可以藉由卡曼模型改變估計方法,提高景氣對持有報酬率的解釋和預測能力。
2.違約貼水與景氣循環
從違約貼水對景氣為固定係數的負向關係來看,顯著性雖然低,卻可藉由卡曼模型改變係數估計的方法,大幅改善違約貼水與景氣相互間的解釋和預測能力。
3.期限貼水景氣循環
下降或駝峰型的利率期間結構堪稱是衰退期特有的現象,和1938(1989美國的歷史資料不謀而合。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879
Creators朱宇琴, Chu, Yu Ch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