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班群空間幼稚園學習區規畫之研究-以台北市永安、新生、健康國小附幼為例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三所臺北市班群空間幼稚園規畫之理念,分析學習區規畫的原則、運用現況及影響,瞭解三所臺北市班群空間幼稚園進行學習區規畫所遭遇到之困擾、滿意度、解決之道。就研究結果,試擬具體建議,供國內幼教經營者在幼教空間規畫、幼教老師規畫學習區之參考。透過實地觀察、訪談與綜合問卷資料回答研究問題,茲將研究結果與討論做成以下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給予此三所班群空間幼稚園、未來參與班群空間幼稚園教師規畫學習區之建議,國內幼教經營者、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本研究結果如下:
1. 臺北市三所班群空間幼稚園學習區規畫多符合五大向度、六大原則,其中以「冷硬」、「柔和」、「低活動性」、「教育性」、「開放性」、「統整性」最具代表性,值得學習,唯「干預」、「隱退」向度可再加強。
2. 五大向度與六大原則可作為規畫學習區之基礎檢核依據,而班群空間幼稚園裡較難兼顧「低活動性-高活動性」向度。
3. 規畫班群空間幼稚園理念包括:規畫教師協同運作的空間,幫助幼兒合作學習,藉由班群空間將教學豐富展開出來。
4. 班群空間幼稚園規畫學習區理念包括:符合孩子興趣、豐富學習區情境、尊重孩子自主選擇,打破班級間的隔閡,其學習區的運用方式大致符合規畫理念。
5. 班群空間幼稚園學習區規畫之原則包括:將「動靜、乾溼」分離、以「孩子喜好」為主,結合「學習區與主題教學」、符合「幼稚園課程課程標準、多元智能」。
6. 三所班群空間幼稚園皆善用班群空間彈性,使用90~85公分矮櫃區隔,展現空間的可見性及學習區的可能性、多樣性。
7. 三所班群空間幼稚園規畫學習區各具特色,與其園所規畫學習區理念及園所教學特色有關。
8. 三所班群空間幼稚園所教師皆具有高度教學自主權,園所依教學模式與園所特色,規畫多樣化、豐富性的學習區。
9. 班群空間幼稚園規畫學習區之現況與經驗:最難於布置的是科學區、木工區,最易於布置的學習區是視聽區、益智區、美勞區。器材設備最難於維護與管理的學習區是娃娃家、美勞區。最易於維護與管理的學習區是圖書區、視聽區、益智區。
10. 班群空間幼稚園內最值得推薦規畫的學習區為積木區、其次為益智區。
11. 班群空間的設計,增加學習區器材取用的方便性,刺激教師思考空間的運用與安排,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12. 班群空間幼稚園規畫學習區所遭遇的問題:開學初購買設備不適合幼兒使用,新成立時較缺乏充實的教具,初次任教於班群空間幼稚園教師,需花費較多時間、人力。
13. 四成教師認為噪音問題會影響教學,超過五成的教師體認到班群空間噪音干擾教學問題,認為應該互相體諒,避免高活動量於班群空間內進行。
14. 教師對於園所的公共空間滿意度、對於所任教的班級空間滿意度、對於自我規畫學習區之滿意度均達八十分以上,顯示教師認同班群空間的理念,並致力於營造環境與教學相輔相成的教學理想。
研究建議:
壹、對此三所班群空間幼稚園之建議
一、班群空間幼稚園值得設置。
二、班群內應注意降低噪音干擾教學,可藉由增加吸音設備、預先溝通協調班際間的動靜態活動,降低聲音對教學之影響。
三、設置學習區類別應以適合園所需求為主。
四、思考學習區的形式與規畫理念,妥善運用每寸空間。


貳、對幼教老師、國內幼教經營者之建議
一、班群空間幼稚園需配合協同教學需求而設計。
二、在有限的班級空間內,新手教師可從規畫積木區、益智區先著手。
三、班群空間內較缺乏高活動性之學習區,教師應善用社區及戶外空間,增加孩子大肌肉活動。
四、建立空間管理系統機制。
五、教師需再次思考私密區之重要性及音樂區使用之時機。
六、科學區是多數教師認為最難布置之學習區,園所可逐年添購科學領域教具,幫助幼教老師在規畫科學區經驗。
七、園所進行學習區規畫以園所理念為前提,輔以教師團隊的合作,發展各園所特色之使用學習區模式。

關鍵字:班群空間幼稚園、學習區規畫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1570061
Creators楊欣怡, YANG, HSIN-Y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