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金馬獎的再現分析(1962-2000)

金馬獎是台灣歷時最久,也是最為國內電影界人士所關心的電影獎。而金馬獎從一九六二年開始舉辦,迄二000年以來,將近有四十年之久。本文藉著《聯合報》對金馬獎(1962-2000)的再現分析,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探討此一電影獎制度背後的成因,並勾勒出金馬獎在台灣電影經過數十年的變遷,其扮演的角色為何。
研究發現:金馬獎早期舉辦的目的,名義上為「獎勵優良國片」,實質則為鼓勵具有宣揚「國家意識型態」的影片。換言之,不論在頒獎典禮的日期、主持人及頒獎人在頒獎典禮上的致詞,呈現濃厚的政治意味。因此,金馬獎充滿官式化的色彩,報紙的再現也充分地反映出此一情況。然而,自七0年代末期,在當時新聞局長宋楚瑜的主導之下,在八0年代,金馬獎官式化的色彩漸褪,金馬獎的主辦也漸漸地移轉至民間,金馬獎自此受到媒體與電影界人士的重視。報紙再現的部分也反映出此時台灣電影文化界的蓬勃,不遇也由於金馬獎回歸到獎勵技術優良的電影獎性質,也產生了台港影片相互較勁的情況。
到了九0年代,台灣電影產量由於種種因素而驟減,但是大眾娛樂文化已然在台灣成形。另一方面,雖然台灣電影產量並未能支撐起一個電影獎的角逐,但隨著華語電影的潮流之下,在九0年代晚期廣納大陸月的競賽,金馬獎轉型為「華語電影獎」,而金馬獎頒獎典禮新聞隨著影劇新聞逐漸受到重視,在報導量及版面(次)的分配上都擴張許多,但是卻流於重視金馬獎頒獎典禮中藝人的服飾花絮報導,對於台灣電影在金馬獎上的邊緣化之議題卻鮮少報導。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103
Creators林惠君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