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移動到定居:「庫倫」發展過程之研究--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的宗教、政治、經濟變遷

本論文共約六萬五千字。在結構上,除了緒論、結論外,共分四章。主要是以年代為縱軸,宗教、政治、經濟等三個方面為橫軸,找尋「庫倫」在每個階段的特色,及其演變的狀況。
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庫倫」的字義等背景資料、相關研究概述、及研究限制。
第一章:「庫倫」的起源與遷移(1639?-1778)--斡爾廓(Θprθθ)╱大庫倫(⑽x Xyp□□),從「庫倫」的起源開始探索,並追尋其遷移的軌跡。此時期宗教特質極為濃厚,帶動商業發展,也提高政治上的重要性。
第二章:從寺院演變為城市(1778-1911)--大庫倫城(⑽x Xyp□□ xo□),觀察「庫倫」趨於定居的過程,著重宗教的持續影響,愈來愈重要的政治情勢,及商業貿易的迅速發展。此時期「庫倫」發展迅速,成為定居的大城市,宗教活動依然蓬勃,政治地位不斷提昇,商業交易更是熱絡。
第三章:爭取民族自主地位下的「首都」(1911-1924)--首都庫倫(H□□□□□□ Xyp□□),政治局勢動盪異常,宗教亦涉入政治,經濟上則有更多國家進入市場,平民的處境值得關心。此時期宗教勢力達到頂峰,政治地位已居漠北蒙古首要地位,經濟亦日漸繁盛。
第四章:從宗教城市到世俗城市(1924- )--烏蘭巴托(□□□□□□□□□□□),政治變成決定性因素,在共產主義統治時期,經濟跟著政治走向計畫經濟,宗教地位大幅下降,城市屬性大為轉變。民主改革後,政治進入新的階段,經濟朝向市場經濟轉型,宗教亦有復甦的趨勢。
結論:研究成果總結,摘要說明「庫倫」的發展過程,並從宗教、政治、經濟三方面分述其在「庫倫」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228
Creators張永儒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