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臺北市里幹事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隨著時代的脈動,人民對政府服務的品質要求愈來愈高,政府施政在講求為民服務、顧客至上、績效第一的觀念下,使得現今公務服務已成為高壓力與高溝通需求的工作。區公所之里幹事是市府為民服務的前哨尖兵,平日深入鄰里,協助政府政令及活動的宣導、執行與傳遞;另一方面,也肩負著反映民意、探求民瘼的重任。他在職場上所面臨的人際關係不單是主管與同儕,更重要的是地方里鄰自治幹部及為數眾多的里民,其所表現之情緒控管與人際關係之優劣,不僅直接反映個人的身心狀況、生活品質及工作績效,更影響民眾對政府的觀感及區政工作能否順利推動。因此,做為一位稱職的里幹事必須具備的核心職能乃為「有效的情緒管理」與「良好的人際關係」。
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所屬12個區公所全體里幹事為對象,利用SPSS for Winters 12.0版本,進行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與複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而分析比較受訪者所填答之資料。
研究發現,臺北市里幹事「情緒掌控」能力最佳,「情緒知覺」能力較弱;而婚姻狀態、年齡、服務年資、職等、曾服務里數等個人屬性因素皆會影響其情緒管理能力;至於性別、學歷、服務戶數多寡則不影響其情緒控管能力。此外,研究結果也顯示,臺北市里幹事在人際關係的表現上以和諧度的表現優於親密度,且未婚者、高學歷者人際關係表現較差。
同時研究結果亦顯示臺北市里幹事的情緒管理能力確實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表現,兩者呈現正向關係。因此建議行政機關應定期舉辦有關提升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習課程、鼓勵里幹事在職進修提升自我學習力、或提供多元休閒與運動的場所,以協助里幹事使其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同時里幹事自身亦應在工作之餘加入成長性或公益性社團,增進與他人相處的能力,並培養善於溝通、適切協調的能力以增進社會支持度,方能有效拓展職場與里鄰人際關係,俾便順利推動里政業務。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921063
Creators林清琴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