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1
  • 29
  • 2
  • Tagged with
  • 31
  • 31
  • 31
  • 31
  • 16
  • 10
  • 7
  • 7
  • 6
  • 6
  • 5
  • 5
  • 5
  • 5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分析論語中的人際傳播概念

胡幼偉, HU, YOU-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民國六十七年及六十八年香港中文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合辦兩次「從中國文化來 探討傳播理論」的學術研討會之後,「傳播研究中國化」便成為我國傳播學界普遍重 視的一項努力方向。在傳播研究中國化的發展過程中,借助西方傳播理論的概念或架 構,全盤整理中國古代傳播思想,是主要研究取向之一。本論文即運用西方人際傳播 理念,分析蘊藏於論語中的人際傳播概念。 本論文共一冊,約五萬字。分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人際傳播中的自我概念,第三章 人際傳播中的人際認知,第四章人際傳播中的人際關係,第五章人際傳播技術,第六 章訊息製作的原則,第七章結論。 論文第一章分四節為:研究動機,研究範疇,研究方法,人際傳播的定義與範疇。 第二章分四節為:自我概念的定義及基本假設,自我概念的特性,改變自我概念的方 法,自我概念對人際傳播的影響。 第三章分三節為:人際認知的定義及過程,人際認知的資訊來源,如何認知他人。 第四章分三節為:從關係的觀點討論人際傳播,人際關係的三個交易面向,解決關係 界定問題。 第五章分三節為:創造正面的傳播氣氛,自我揭露,有效的回饋。 第六章分二節為:語文訊息的製成原則,非語文訊息的製作原則。 第七章為結論,對本論文做一總結,並對未來研究者提出五項建議。
2

臺北市里幹事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林清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時代的脈動,人民對政府服務的品質要求愈來愈高,政府施政在講求為民服務、顧客至上、績效第一的觀念下,使得現今公務服務已成為高壓力與高溝通需求的工作。區公所之里幹事是市府為民服務的前哨尖兵,平日深入鄰里,協助政府政令及活動的宣導、執行與傳遞;另一方面,也肩負著反映民意、探求民瘼的重任。他在職場上所面臨的人際關係不單是主管與同儕,更重要的是地方里鄰自治幹部及為數眾多的里民,其所表現之情緒控管與人際關係之優劣,不僅直接反映個人的身心狀況、生活品質及工作績效,更影響民眾對政府的觀感及區政工作能否順利推動。因此,做為一位稱職的里幹事必須具備的核心職能乃為「有效的情緒管理」與「良好的人際關係」。 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所屬12個區公所全體里幹事為對象,利用SPSS for Winters 12.0版本,進行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與複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而分析比較受訪者所填答之資料。 研究發現,臺北市里幹事「情緒掌控」能力最佳,「情緒知覺」能力較弱;而婚姻狀態、年齡、服務年資、職等、曾服務里數等個人屬性因素皆會影響其情緒管理能力;至於性別、學歷、服務戶數多寡則不影響其情緒控管能力。此外,研究結果也顯示,臺北市里幹事在人際關係的表現上以和諧度的表現優於親密度,且未婚者、高學歷者人際關係表現較差。 同時研究結果亦顯示臺北市里幹事的情緒管理能力確實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表現,兩者呈現正向關係。因此建議行政機關應定期舉辦有關提升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的相關研習課程、鼓勵里幹事在職進修提升自我學習力、或提供多元休閒與運動的場所,以協助里幹事使其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同時里幹事自身亦應在工作之餘加入成長性或公益性社團,增進與他人相處的能力,並培養善於溝通、適切協調的能力以增進社會支持度,方能有效拓展職場與里鄰人際關係,俾便順利推動里政業務。
3

雙軸因應模式之探討

陳美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在重視人際和諧及倫理規範的華人文化中,(一)包含「主動—被動」軸向以及「利他—損他」軸向的雙軸向因應模式,是否比西方文化較偏重個體內、只涉及「主動—被動」此行動導向軸向的單軸因應模式,可對身心健康提供更高的解釋力與預測力。(二)在包含「主動利他」、「主動損他」、「被動利他」、「被動損他」的雙軸向因應模式之外,增加「主動—無社交」與「被動—無社交」等因應策略,是否可以提高對於身心健康的解釋力與預測力。(三)雙軸向因應模式中的各類因應策略對於身心健康解釋力及預測力大小之比較。(四)雙軸向因應模式中的各類因應策略之使用是否有性別差異。 本研究以252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自編的雙軸因應策略量表測量受試者在雙軸因應策略上的使用頻率,單軸因應模式之測量工具則選擇Carver、Scheier與Weintraub(1989)所編製的COPE量表。並以貝克焦慮量表、貝克憂鬱量表、情境生氣量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相融和諧量表,分別測量受試者的焦慮情緒、憂鬱情緒、生氣情緒、主觀幸福感、人際和諧度等身心健康指標。在研究資料的分析上,以SAS統計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多元迴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逐步迴歸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一)在因應概念模式中,於西方主流的「主動—被動」軸向之外,增加「利他—損他」的社會性軸向可以顯著地提高對身心健康的解釋力與預測力。(二)在包含「主動利他」、「主動損他」、「被動利他」、「被動損他」的雙軸向因應模式之外,增加「主動—無社交」與「被動—無社交」等因應策略,並無法顯著提高對於身心健康的解釋力與預測力。(三)整體而言,「主動利他」因應最具適應性,對身心健康有最高的解釋力及預測力,「被動利他」因應也對身心健康有顯著的解釋力與預測力,「被動損他」因應的使用則可預測有較差的身心健康,「主動—無社交」因應的使用只對主觀幸福感有顯著的解釋力與預測力,而「主動損他」與「被動—無社交」因應對所有的身心健康指標皆不具顯著的解釋力或預測力。(四)男性比女性使用較多的「主動損他」因應策略,而男性與女性在「主動利他」、「被動利他」、「被動損他」、「主動—無社交」、「被動—無社交」因應策略的使用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4

組織內人際影響方法之研究

余定中, YU, DING-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共計一冊六萬餘字;內容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是:研究目的、文獻探討、操 作定義、研究結果、研究結論及限制。整篇論文主要在探討一個問題:組織內的成員 喜歡運用什麼方法或技巧去影響他的上司?而其效果如何?文中以因素分析找出影響 方法的類別和各個類別的效果;同時以變異數分析說明不同的組織成員,在不同的組 織內,面對不同的上司時,所運用的影響方法和效果。最後以相關分析驗證以下的假 設:上司可以從屬下運用的影響方法中看出該屬下為組織付出努力或繼續留職的意願 。
5

南宋的家族與賑濟:以建寧地區為中心的考察

蔡惠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歷史上的社會結構到宋代產生了諸多變化,魏晉以來門第貴冑漸被新興士人階層所取代,人口與識字率都有成長,工商業、農業等方面都呈現繁榮。但是宋代,尤其是南宋社會亦面對各類問題,就民生來說,災荒救濟與農村信貸尤其亟待解決,中央因而積極制訂濟貧扶弱的各種救濟政策。而在此同時,南宋的救濟事業也呈現地方的主動性,民間自辦的社會救濟甚多。這種情形究竟是中央將權力下放,抑或民間力量的擴張?在濟助事業的推動過程中,中央與地方是如何互動?   雖然關於中國災荒與社會救濟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我們對南宋救濟事業的瞭解,多半集中於制度層面或單一濟助機構,對於社會救濟的動機、運作過程、實際效果仍瞭解有限,對道學人物、家族、官府等在濟助過程的角色等探討亦有限。近來學界已逐漸注意到這個主題的重要性,以家族史的研究而言,學者對於家族發展策略的問題關注頗多。一般認為,宋代的部分家族,例如四明地區的一些家族,不僅注意家族內部的經營,也重視對外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以塑造個人與家族發展的有利條件。黃寬重對於四明地區樓氏家族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士人、家族間的交誼可能增強了鄉里意識,而更重要的是,鄉里意識得以透過士人、家族間的網絡而實踐。換言之,個人間的人際網絡成為一個鄉里「社會」活動的現實基礎。 當地諸多濟貧組織的出現及與官方濟助活動的運營,學術群體與家族間的人際網絡便是當中重要的關鍵,這也是宋代濟貧事業官營、民營性質難以區分的原因。要瞭解家族人際關係的發展,學術群體的互動乃至地方意識的塑造,都需要做細部的考察。因此選擇一個地區,藉由當地災荒成因與解決之策,以及人際關係在當中的互動,以觀察與瞭解宋代救濟事業的運營,當具學術意義。而本文選取建寧地區作為考察對象,原因在於福建在宋代之前一直被視為落後地區,地方官多不喜赴任。建寧地區位居閩北山區,發展又較為遲緩。宋代之後,福建經濟日益發達,中央統治也逐漸深入福建,另方面,理學大師朱熹(1130-1200)於建寧地區提倡文教及書院教育,這些改變逐漸打破了建寧地區的封閉性,官方與民間互動漸頻。 考察一個在宋代時期地方文化逐漸與官方文化合流的地區,以瞭解宋代救濟事業中官方與民間力量的互動,應具有歷史意義。此外,宋代之前,中央力量難以鞭及建寧地區,而幾次移民者遷入當地的動機又緣於避難,促使當地家族凝聚力甚強,並形成以土豪大族為領導核心的社會結構。 原本便十分重視及標榜家族的建寧地區,在宋代儒學重視宗法、強調敬宗收族觀念的影響下,家族在當地仍相當重要,家族型態逐漸轉變。而業儒家族與學術群體的增加,對於當地的濟助事業,則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此,研究當地社會結構、家族意義的轉變,進而探討道學網絡與人際關係對濟助事業的影響,亦可對宋代家族的社會活動參與與人際關係發展,有更清楚的認識,這也是選取建寧地區作為研究對象的原因之一。   基於前文所提的研究動機及方向,本文在章節結構上除緒論及結論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將以建寧地區的農業及經濟發展變化為背景,探討災荒之際其所面對的問題及臨時性的解決之策。一方面用以瞭解建寧地區各項長期性社會救濟制度產生的原因,一方面希望能窺見南宋商業與市場經濟所出現的變化。   第二章則延續前一章災荒問題與解決之策的主題,從建寧地區具體救濟機構:倉儲、安養、拯疾、撫嬰、代掩屍骨等機構的運營,觀察中央荒政在建寧地區的落實情形,以及描繪當地官方與民間在籌辦荒政措施的過程。   在對於建寧地區災荒問題的形成、臨時性權宜措施以及長期性救濟制度有所瞭解後,第三章將以家族的角度切入,針對濟助工作背後參與救濟者的濟助理念以及人事運作作深入的探討。當中,建寧地區家族型態的改變、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宋代理學於當中扮演的角色都是探討的重點。
6

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某完全中學為例

鄒慶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部為提昇高中教育品質,增進教育資源充分運用,滿足國中學生就讀高中之需求,促進教育發展的區位平衡與學校社區化,增加高中生容納量,乃積極研議試辦完全中學;台北縣於八十四年至八十七年陸續成立十三所完全中學,十三所皆由國中改制而成,改制後的完全中學面臨國、高中新舊文化的衝擊、資源分配的爭議、行政工作的壓力及國、高中管教問題的困境等問題。本研究目的是想了解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的現象、完全中學國、高中教師在面臨以上衝擊產生的人際衝突及解決人際衝突的機制。 本研究為研究方便,選擇都會區的一所完全中學為研究場域,研究參與者包括校長、主任、組長、國中教師、高中教師及離職教師,採質化方法進行研究,資料主要來源包括訪談紀錄、觀察記錄、會議文件等。 本研究經歸納分析得到以下結果,在完全中學教師人際關係的現象方面包括:(一)完全中學國、高中教師互動的現象:國、高中教師互動的機會很少、完全中學國、高中教師彼此的心結很重、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人際的困境。(二)完全中學教師人際衝突的現象:因空間的爭取而產生的衝突現象、因資源分配不均而產生不滿的現象、因認知的不同而產生爭執的現象、因溝通不良而產生的抗拒現象。 完全中學教師人際衝突的原因包括:(一)在物理環境方面有:資源分配不均是關係緊張的潛在因子、空間的不當規劃造成人際的疏離。(二)在學校制度方面:人情關係與制度的建立影響人際關係、行政工作的壓力產生的人際困境、完全中學國、高中教師不同次級文化及其衍生的人際問題。(三)在心理認知方面:不良的互動起因於彼此的心結、本位主義及利益導向是溝通的障礙、不同的認知導致彼此的不滿。 針對以上人際關係的現象及人際衝突的原因,本研究歸納出解決人際衝突的機制包括:(一)突破空間資源障礙的機制包含:增進資源分配公平性、突破空間障礙的機制。(二)建立和諧校園的制度文化包含:尊重傳統文化,發揮學校穩定力量、建立制度文化,激勵學校進步的力量、分工合作,促進行政工作的績效、發展學校特色,增進教師對學校的認同。(三)解除心理障礙的機制包含: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學環境、建立定期的溝通管道、增進老師間彼此的了解、增進交流,解除本位心理及階層意識、解除威權心態,促進行政人員與老師間的和諧、善用行政管理的解決策略。根據本研究結果及結論分別就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7

人際關係取向的競選策略之研究

潘營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是運用選前對候選人競選過程的參與觀察,以及選後對參與選舉的相關人士進行深度訪談的個案研究。內容主要是針對一位轉換選區競選連任的立法委員,從競選策略的考量、擬定、執行到效果分析等階段,進行整體的探討與分析。筆者先以總體環境、選區背景、研究對象的個人條件這三面向,作為候選人其競選策略的考量因素。接著在競選策略的擬定上,先分別針對候選人選舉目標與競選主軸進行初步描述。而後則是討論其競選型態的選擇過程,即針對候選人特殊的「人際關係取向競選策略」加以說明,並區分出三種人際關係網絡。最後再從筆者所區分的三種人際關係網絡,包括同鄉會系統、地緣關係、特定人士所能影響的關係網絡(地方派系的動員),以開票結果來分析其個別的競選效果。 關鍵詞:人際關係、競選策略、立委選舉、同鄉會、地緣關係
8

新聞用語中再現人際關係的語言策略:以第九屆總統直選報紙用語為例 /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Media: A Case Study of the 9 th Presidential Election

張瓊文, Zhang, Giong-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探討選舉新聞報導中,記者語言策略如何再現記者和候選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個案選定第九屆總統與副總統直選期間,中國時報、聯合報、以及自由時報三大報的選舉用語。研究目的有三個;一為希望剖析出一套選舉新聞中記者的語言策略,並透過這些語言策略,進一步釐清記者和候選人的人際關係模式;二為期望作為對這方面有興趣者後續參考;三為提供閱聽人一判讀新聞語言背後人際關係的管道。 本文共分成五章。第一章導論,首先介紹本文的研究動機、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第二章文獻探討,分兩大部分加以述說,一就語言的認知與人際關係功能加以陳述,二就語言的三大策略 -- 引述言語、前景與背景、與觀點,一一進行探討。第三章分析方法,說明本文所蒐集的語料,以及分析本文的方法。第四章文本分析,除了針對蒐集的語料,引用記者語言的三大策略 -- 引述言語、前景與背景、與觀點,一一進行分析之外,並透過記者語言策略的分析,歸納出記者和候選人的人際關係模式。第五章結論,分成研究發現、研究貢獻、研究限制以及發展,對本文作一結尾與展望。 / In this th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media i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linguistic devices. The media discourses of election in China Times, The United Daily, and The Liberty Times are chosen here as a data which will be used to examin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ournalists and the candidates of Kuomintang,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and New Part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In the beginning part, the motivation, problem, and purpose of the thesis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e second part, previous literature on functions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devices will be reviewed. Those linguistic devices include reported speech,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and perspectivasion. In the third part,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thesis will be employed. In the fourth part, the main section of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journalists and the candidates in terms of language devices, which as we argue, find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media coverage. In the last part,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atterns between the journalists and the candidates are found out.
9

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 /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aiwa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Perfectionism,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吳佳恬, Wu, Chia T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瞭解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現況、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與其情緒智力之間的關係、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與其人際關係之間的關係、情緒智力是否為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與其人際關係之中介變項、以及修訂大學生情緒智力量表。以98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地區各公私立大學的大學生為研究母群,採用便利取樣之方式抽取1000位大學生施測,回收後刪除明顯亂答或過多漏答者,共餘有效問卷844份。使用完美主義量表、大學生情緒智力量表、大學生人際關係量表等三個量表做為研究工具進行資料蒐集後,採用敘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法、因果步驟法、係數乘法瞭解本研究之假設。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壹、大學生具備中等之完美主義傾向。 貳、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與其情緒智力之關係 一、「不同適應功能」觀點下之完美主義傾向與其情緒智力 1.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P)與情緒了解、情緒管理存有低度正相關。 2.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P)與情緒了解存有負相關、與情緒管理存有低度正相關。 二、「不同要求完美對象」觀點下的三向度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與其情緒智力 1.自我要求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SOP)情緒管理存有低度正相關。 2.社會要求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SPP)與情緒了解、情緒管理存有低度正相關。 3.要求他人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OOP)與情緒管理存有低度正相關。 三、「不同要求完美對象」觀點下的三向度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與其情緒智力 1.自我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OP)與情緒了解存有負相關、與情緒管理存有低度正相關。 2.社會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PP)與情緒管理存有正相關。 3.要求他人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OOP)與情緒了解存有負相關、與情緒管理存有低度正相關。 參、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與其人際關係之相關 一、「不同適應功能」觀點下之完美主義傾向與其人際關係 1.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P)與同儕關係、親密友誼存有低度正相關。 2.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P)與親密友誼存有低度負相關。 二、「不同要求完美對象」觀點下的三向度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與其人際關係 1.自我要求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SOP) 與同儕關係、親密友誼存有低度正相關。 2.社會要求型完美主義傾向(ASPP) 與同儕關係、親密友誼存有低度正相關。 3.要求他人型完美主義傾向(AOOP)與同儕關係存有低度正相關。 三、「不同要求完美對象」觀點下的三向度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與其人際關係 1.自我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OP)與同儕關係、親密友誼存有低度負相關。 2.社會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PP)與親密友誼存有低度負相關。 3.要求他人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OOP)與同儕關係、親密友誼存有低度負相關。 肆、大學生之完美主義傾向、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關係 一、自我要求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SOP):情緒智力之情緒管理能力對於自我要求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SOP)與人際關係(包含同儕關係、親密友誼)具有完全中介的效果;而情緒智力之情緒了解能力未具有中介效果。 二、社會要求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SPP):情緒智力(包含情緒了解、情緒管理)對於社會要求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SPP)與人際關係(包含同儕關係、親密友誼)具有部分中介的效果。 三、要求他人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OOP):情緒智力(包含情緒了解、情緒管理)對於要求他人型適應性完美主義傾向(AOOP)與人際關係(包含同儕關係、親密友誼)未具中介的效果。 四、自我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OP):情緒了解對於自我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OP)與同儕關係未具中介效果、與親密友誼具部分中介的效果;情緒管理對於自我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OP)與人際關係(包含同儕關係、親密友誼)未具中介的效果。 五、社會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PP):情緒智力(包含情緒了解、情緒管理)對於社會要求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PP)與人際關係(包含同儕關係、親密友誼)未具中介效果。 六、要求他人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PP):情緒了解對於要求他人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PP)與同儕關係未具中介效果、與親密友誼具部分中介的效果;情緒管理對於要求他人型適應不良完美主義傾向(MSPP)與人際關係(包含同儕關係、親密友誼)未具中介的效果。 伍、修訂大學生情緒智力量表   本研究正式施測後,大學生情緒智力量表第四部分信度為0.66,第五部分信度為0.66,第六部分信度為0.60。第四部分與第六部分信度獲得改善,然而,第五部分之信度值卻下降。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輔導、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10

我在虛擬人海中寫作:論網路小說的寫作經驗與作者—讀者關係 / I write for the virtual crowds: Analysis of the writing and writer-reader relationship of online novelist

朱恆燁, Chu, Heng-Y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網路小說為研究題材,探討網路小說的寫作經驗,以及存在於網路小說當中的作者—讀者關係。過往研究多將焦點置於寫作動機、參與寫作行為的理由,或是從社群觀點出發,而本研究則從寫作經驗切入,試圖瞭解網路小說的寫作者如何看待他們的作品、以及與他們在網路上交換訊息的讀者。 / 不同於以往的出版機制,網路這個開放人人使用的媒介使得以往無法發表的作品、以及無法出頭的寫作者得以大量曝光,相對的,也讓人充分理解到網路是一個允許人們自由發表創作的場所。相對的,在關於寫作的探討上,也就有新的理論產生。本研究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作者身上,因而理論探討也以作者、文本的意義為中心向外擴張,沿用與文學相關的理論、後結構主義觀點以及與網路書寫虛擬社群等相關理論,探討網路小說與傳統小說在寫作與閱讀方面的不同之處、作者在網路小說的寫作和發表過程採用何種經營態度或是策略、作品發表之後來自讀者的回饋對於作者本身和作品的內容造成之影響、以及社群、審稿機制等外在情境對於作者們的影響,發展出包含四大要素(作者權與詮釋權、網路小說與傳統小說之異同、回饋機制、社群與權力架構)的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而成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以及實際進行研究時的操作原則。 / 本研究採行深度訪談法,訪問的對象為在網路上連載網路小說、與讀者有所接觸的作者,成功訪問到的樣本為十二人。從訪談當中,可以歸納出文本特性、作者風範、社群與權力觀點、現實社會的影響力、以及作者本身的變化等五點。 / 本研究發現,網路小說具備有後現代主義當中的拼貼特質,不管是在文類或是呈現的方式上都與傳統實體書出版的小說有相當的差異;而寫出網路小說的作者亦然,他們在網路上會承受到來自讀者、來自社群以及外在環境例如出版機制與來自市場的影響力,這些外在的力量會對存在於作者身上的主體性加以挑戰,而作者在回應挑戰的同時、除了衛護自己對於作品的主導權之外,自身的想法亦有所改變,呈現所謂「延異」的現象。

Page generated in 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