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參與式民主──台灣地區選民投票參與之理性行為研究

政治參與的問題, 一直是民主理論中各家爭議不休的焦點; 而參與式民主理論的主張
, 無論在理論上或現實中, 亦有其參與上「質」與「量」的兩難困境。因此, 從參與
者的角度來探析此一問題, 應是合理的方式之一。何錶投票參與是參與式民主運作中
最重要的一環, 所以選民投票參與行為乃成為學者研究政治參與時所不可或缺要項。
本文研究目的即於應用理性抉擇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 以探討臺灣地區選民
投票參與行為。一方面著重於選民理性投票模型的理論分析, 另一方面亦從事理論驗
證工作; 嘗試尋求具解釋力的變項, 以建構一較能解釋臺灣地區選民長期投票行為的
理性模型。
理性投票理論主要承襲Downs-Tullock(1957,1968)、Riker Ordeshook(1968) 和Fer-
john-Fiorina(1974)等三個主要理論途徑而發展。其研究重點依分析層次可區分為:
探討個人投票或不投票之理性計算模型與探討投票率之理性行為模型。至今理論建構
已愈趨完整, 同時亦獲得充分經驗事實的支持, 對於選民投票行為具有很高的解釋力

應用此一分析傳統, 我們著重於探討投票率之理性行為模型。研究發現: 無論是在增
額區域立委或縣市長選舉方面, 均具有相當的解釋力; 同時隨著國內政治、社會、經
濟環境的發展變遷, 此一趨勢愈為明顯。其中尤以最近一次選舉(78 年),大體均能驗
證理性模型的假設。此一研究結果, 相信對國內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必有相當的助益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314
Creators林一民, LI,YI-M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