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抗日戰爭期間中共坐大原因之研究

這一篇論文,筆者著手寫它開始的時間可以說甚早,但是卻一直拖延到幾乎整整一年後才完成,並且其內容與字數均有極不令人滿意處,這除了責怪筆者求學態度之欠紮實與資質之愚魯外,似乎不能有更好的託辭。筆者在此謹問所有關心這篇論文的師長、同學、友好致衷心的歉意,並深願以後有機會得能補過。
在此,筆者所樂於陳述的是關於這篇論文中所刻意提出的若觀念的問題,由於筆者畢業於政大歷史系,從而進入東亞研究所攻讀。就個人而言,他乃是希望能在這段時間中補足其歷史學習中自民國十五年以後的中國歷史知識上的空白。應該感謝的是東亞研究所確實滿足了這項要求。筆者在研究中國近代史過程中,發現這段歷史所具有的幾點特色,那就是中國之進入近代世界乃是在一種不平等與暴力屈辱下達成的,就世界史觀點看這個現象,就可以知道中國的企求進步或所謂現代化,其與若干歐洲國家之最大差異乃是在各自的目的上。嚴格地說,中國的目的由於客觀與主觀條件之影響,始終無法具較長期的考慮之性質;更嚴格地說,中國的企求現代化是陷入了方法論的難局中,他不免地使用了相當多的求一時之濟的手段而適足妨礙了他的真正目的。雖然歷史的步伐匆匆地由清季通過了民國初後而至於今,而且其間歷史的外觀面貌亦多有改變,但以身為一名歷史的學習者,筆者竟然以為前述難局的陰魂仍然在作出祟。中國的問題環繞在目的與手段的難能諧調上。
中共之得能坐大以至於竊奪了對中國人民的控制權何嘗不然?筆者甚至認為中共這顆惡果之能夠在中國的樹上長出,就是前述那種不良精神所造成。近代中國的一切問題都源自求國家的富強上,富強是一個早經指出的遠程目標,隨後吾人所能看到的都是追逐該項目標之各種方法的運用,這些構成了民國史的主要格架,同時,對有效手段的狂熱追求,只造成了擔負追求富強直接責任的革命者們道德的敗壞,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狂潮,幾乎很難有一具體補救的方法可以扼止它,尤其在當代中國,但是歷史學習者的良知卻不能不使筆者指出此一事實——正如在此論文之第一章第一節中所云——因為這是一必要的求自知過程,可能有助於中國較合理的前途之追求工作。
在這篇論文中,中共是被判有罪的,但是並非出於狹義的仇恨,而是通過歷史責任的考核,因此顯然地,如果不能否認中共是一個由中國人所組成團體,這個責任便自然地落到每一中國人,尤其中國的生代肩上。筆者堅信中國自中共竊取了政權後,就走到了一條必須審慎目求檢討並重新起步的路口,吾人的責任是同前走去。歷史所可能帶來的最大功用是使□起的人們能夠較理智地避免前人所犯的錯誤,全民族的前途方是吾人的唯一前途。
這篇論文經過,曹主任伯一老師在章節與內容的結構上的細心指導與批改,筆者在此謹致最高的謝忱,應該慚愧的是筆者除了學識之淺陋外,並常犯主觀主義的錯失,所以要向曹主任表示由衷的歉意。另外,筆者也要感謝東亞所的前兩位主任吳師俊才,郭師華倫,以及鄭師學稼,在他們的教誨下,不只是筆者個人,而是全體東亞的的同學,在求學與生活上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與滿足,筆者的靈魂經常在感激的衝動下而從自我的軀體中奔出而擁抱他們。筆者也要感謝王健民,他是筆者從事中共問題研究的啟蒙者。筆者也要感謝國際關係研究所匪情組召集人朱文琳先生,筆者在組實習的近一年時間中,他與組中諸前輩先生與學長們直接、間接地幫助了筆者對中共問題各方面,尤其是動態情況地了解。筆者不方,但是及願繼續這方面的努力,希望將來能有稍稍成就以為誠敬的報謝。
最後,謹以這篇論文獻給苦難但偉大的中國以及我的父母親。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871
Creators毛鑄倫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