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危改或保存? 北京市胡同拆遷中的利益競合 / To Rebuild or Converse? Beijing Hutong Demolition of Competing Interests

改革開放後,中央透過「放權讓利」來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導致地方自主性提高,中央宏觀調控能力弱化。因此,中央在1994年後透過分稅制的實施,上收財政權,並下放責任,地方財政來源由此轉變。地方政府在分稅制前由地方工業化取得收益來源的方式,轉向以土地的開發和轉讓來創造地方稅收。城市的經營與再造,成為地方政府大量徵用土地和進行舊城改造拆遷的藉口。地方政府透過不斷擴張城市規模,以及危房改造進行都市更新,大力發展城市的建築業和房地產業以土地生財。在以土地財政為主軸的城市規劃驅使下,地方產生了危房改造與文化保存的利益衝突。
北京市總體城市規劃中建設與文化保存的部門競爭,顯示出在中國後極權的體制中,國家並非鐵板一塊,各層級政府和各部門間存在利益的競合。因此本文不僅欲探討在危改與保存中,市、區兩級政府間,以及建設與文化保存部門間,所呈現出的條塊競爭圖像,更進一步試圖回答在部門的博弈關係中,原本應該屬於同一陣線的條的關係為何會被塊的聯盟所分化?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1012600112
Creators郭中蒨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