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外籍看護工申審機制與國內照顧服務體系接軌」之實施現況與成效初探─以台北縣為例

政府在2006年的1月1日,實施了「外籍看護工申審機制與國內照顧服務體系接軌」之一項新方案,讓民眾在申請外籍看護工時,首先須由一個醫療團隊來評估其是否具有24小時的照護需求,以防止浮濫申請和不實造假的弊端;其次,還需要經過各縣市長照中心的媒合程序,推介本國照顧服務員予具有照顧需求的雇主,並提供一個月1萬元為期一年的補助津貼,期望能夠藉此讓大家來認識本國服務,鼓勵民眾改聘本國之服務員,並逐步的將外籍看護與台灣的照顧體系接軌,甚至納入其管理之中。

為了要深入了解這項新制度的實施狀況與執行成效,研究者乃利用質化研究的方式,對於方案所涉及的官方與民間之相關人員來進行訪談。而研究的結果則發現,新制在正式上路之後,雖然推行的時間並不長,但由於在申請的流程和措施上均做出了重大的改變,因此相對也遭受到了相當的阻力和衝擊,特別是位居於第一線的醫院與長照中心,更是承擔了最多的責任與壓力,使其在業務的執行上格外地困難。另外,對於新制的實施成效,其在杜絕造假的部分所能發揮的抑制功能並不顯著,而媒合本國服務員的成功比率更是不盡理想,然而其在提升民眾認識本國服務與將外籍看護工階段性納入照顧體系的準備上,則是具有一定的成果存在。

最後在文章的結尾,研究者也對於新制執行的困難,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包括重新考量申請外籍看護工的資格標準、擴充本國服務並結合長照十年計畫、強化與提升長照中心的整體功能、以及嚴懲不肖仲介業者與查緝非法之外勞等等,希望能夠讓新制在未來的推展上更為順利,也更能落實制度本身的理想與目標。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254002
Creators李元昌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