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晚明月令書研究──以《月令採奇》和《日涉編》為中心 / The yue ling books in Late Ming-Focus on the "Yue ling cai qi" and "Ri she bian"

本研究主要從三個面向來討論晚明的月令書,包括晚明月令書的編纂時代背景與獨特性、晚明月令書由「月」向「日」轉變的動力以及晚明月令書的逐日記內容,透過以上三個角度,應有助於我們更了解晚明月令書的特色。

第一部分首先以明代的月令書寫為討論對象,包括月令書在明代以前的淵源與演變,尤其是在目錄書籍中的位置,以建構明代以前月令書流變的圖像。再者論及明代月令書盛行的時代背景──晚明社會,針對政治、經濟、文化因素作一概括的說明,以突顯晚明月令書大增的特殊意義。接著論述晚明月令書在明代編目書籍的知識分類與內容特色,並比較晚明的月令書與歷代月令書在圖書分類上的差異。最後,就陳堦《日涉編》與李一楫《月令採奇》,進行寫作動機、出版性質,以及編纂體例、內容上的綜合比較與討論,以反映晚明月令書的獨特性。

第二部分討論名教古事、帝后壽誕與賢儒誕辰。名教古事一直為月令書所關注,其格式承襲了《月令》紀候的傳統,其內容則記述王事之本、群生之命和儒者濟世之仁壽之言。帝后壽誕、賢臣大儒之誕辰與忌日同樣關乎王政,與明代皇權、科舉制度關係密切。這些都是本文關注的課題。

第三部分探討民俗節日、諸神聖誕與身體攝養。民俗節日向來是過去月令書所記載的核心,所以本文會關注晚明月令書在民俗節日與過去月令書記載的差異,並在民俗節日的脈絡下,討論諸神聖誕日、飛昇日納入月令書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以及與明代宗教、信仰的關係。最後,本章將回到個人的身體攝養,探究士人在依時養生的傳統下,對於自身的修身、養生、禮儀之實踐。

本文以晚明月令書為題,希冀透過編纂者的記錄,微觀體察晚明生活,並引申其宏觀的社會文化意義,進而對晚明月令書提出深入的理解與認識。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9153001
Creators鄭曉波, Cheng, Hsiao P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2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