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股票評價比率在台灣股市之應用 / An Application of CAPE on TAIEX

本篇論文旨在研究台灣上市公司CAPE比率是否能用以評估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報酬率,並探討各台灣上市公司產業類指數CAPE比率是否能應用於評估台灣上市公司產業類指數報酬率。
  
  本篇論文於台灣上市公司CAPE比率與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報酬率之計算,是以1991年至2014年台灣上市股票本益比及1990年至2014年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收盤價資料為基準;金融保險指數CAPE比率與報酬率之計算,是以1987年至2014年該產業指數之本益比及1986年至2014年該產業指數之收盤價資料為基準;紡織纖維指數、造紙工業指數CAPE比率與報酬率之計算,是以1992年至2014年該產業指數之本益比及1991年至2014年該產業指數收盤價資料為基準;水泥工業指數、塑膠工業指數、電機機械指數、電器電纜指數、化學生技指數、鋼鐵工業指數、橡膠類指指數、汽車工業指數、電子類指指數、航運業類指數、觀光事業指數、貿易百貨指數CAPE比率與報酬率之計算,是以1996年至2014年該產業指數之本益比及1995年至2014年該產業指數收盤價資料為基準。
  
  本篇論文計算CAPE比率之方式係根據John Y. Campbell教授及Robert Shiller 教授於1998年發表在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期刊上之論文 Valuation Ratios and the Long-Run Stock Market Outlook所提出之CAPE比率公式,乃是以前10年本益比計算得出之本益比10年移動平均值。本篇論文計算報酬率則係參考Mebane T. Faber在2012年於Cambria Quantitative Research期刊中發表之論文Global Value: Building Trading Models with the 10-year CAPE中計算報酬率所用之指標──年均複合增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簡稱CAGR),用以衡量投資在特定時期內的年度增長率。
  本篇論文根據上述之研究方法進行迴歸分析,檢視台灣上市公司CAPE比率與CAGR報酬率在長期及短期是否具有顯著相關性,以及台灣上市公司產業類CAPE比率與CAGR報酬率在長期及短期是否具有顯著相關性。
  
  本篇論文研究結果顯示,台灣上市公司及各產業指數CAPE比率對於CAGR短期報酬率解釋能力均不足,此結果印證了John Y. Campbell教授及Robert Shiller 教授所發表之論文 Valuation Ratios and the Long-Run Stock Market Outlook中得出之結論。在紡織纖維指數、水泥工業指數、電機機械指數、化學生技指數、造紙工業指數、橡膠類指指數、汽車工業指數、觀光事業指數、金融保險指數、貿易百貨指數及其他類指指數CAPE比率對於CAGR長期報酬率解釋能力佳;在台灣上市公司、塑膠工業、電器電纜、鋼鐵工業、電子類指及航運業類CAPE比率對於CAGR長期報酬率解釋能力則差。總體而言,CAPE比率對於CAGR長期報酬率之解釋能力仍優於CAPE比率對於CAGR短期報酬率之解釋能力,此也吻合於John Y. Campbell教授及Robert Shiller 教授所發表之論文 Valuation Ratios and the Long-Run Stock Market Outlook。最終,本篇論文也嘗試以CAPM模型中之Beta值來解釋台灣上市公司及各產業指數CAPE比率對於CAGR長期報酬率之解釋能力迥異之原因。分析結果顯示,若Beta值較小,則其產業指數CAPE比率及CAGR長期報酬率會有較明顯之相關性。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2351021
Creators田懿裴, Tien, Yi Pe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Norwegia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