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爭議型政策的協商式參與過程之研究─以「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制定過程為例

民主政治涉及了多方利益的競逐、結盟與協調,在決策階段未化解的政策爭議將成為執行的問題,而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共識、支持與配合也往往是政策能否順利執行的關鍵。因此,本文主要關注的問題即為行政機關如何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化解爭議,並與利害關係人達成政策共識。本文以「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的制定過程為研究個案,探討在校園輔導管教與體罰問題衝突對立不斷,且因教育基本法零體罰條款的通過而更顯爭議的政策環境下,教育部如何納入利害關係人、教育團體以及學者專家的多元參與,並使各方參與者達成共識而完成「注意事項」的修訂。
本文透過深度訪談以及既有的文獻資料蒐集,分析「注意事項」的制定過程與進行方式、得以形成共識的原因、制定過程的特殊性以及「注意事項」的評價與執行成效。研究發現,「注意事項」的制定過程在形式上雖與其他政策或法令制定過程相似,實際上則是一次特殊且成功的法規制定協商實務。「注意事項」的制定過程讓原本立場不同的團體代表以及專家學者,透過不斷的溝通妥協與意見整合,在與會者皆具專業性與代表性,並願意密集參與會議深入討論、有負責意見整合之協調者協助會議順利進行以及發布時限的限制等條件成立的情況下,擬出各參與代表皆能認同的共識版本;後續也透過網路公告、公聽會和說明會的方式廣納教師與社會大眾的意見,因此獲得各界的正面評價,就教育部與人本校園體罰調查看來,在違法管教措施的遏止上也有初步成效。惟「注意事項」雖符合各界期待,在後續的執行方面則仍需加強落實。
教育部此次訂定「注意事項」的成功經驗應可作為日後行政機關訂定政策或法規的參考,亦顯現在政策實務上確實能透過利害關係人或團體代表的參與及協商化解政策爭議,制定出符合共識的政策方案。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256011
Creators莊祐瑄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