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內容可分為三部份:(1)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及學校效能之現況;(2)探討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相關;(3)校長人口變項、教師人口變項和學校環境變項與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及學校效能之關係,並說明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對教育改革的看法。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為取樣對象,有效樣本共459人(男140人,女319人)。所採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轉型領導量表」、「交易領導量表」、「生活經驗量表」、「教師教學創新行為量表」及「學校效能量表」。研究中所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皮爾森積差相關、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等。
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一、全體中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的「轉型領導」及「交易領導」介於「有時有」與「蠻常有」之間,自評「教師創意生活經驗」介於「很少有」與「有時有」之間,自評「教學創新行為」介於「不太符合」與「還算符合」之間。知覺的「學校效能」介於「不太符合」與「還算符合上之間。
二、校長的「轉型領導」行為越多,教師知覺的「學校效能」就越高,「交易領導」的情形亦如此;而且越是有「轉型領導」行為表現的校長,越是會用「交易領導」的方式來管理教師。
三、教師有越多的「創意生活經驗」,越能以學生為中心來教學、重視教師專業精神,同時有能力培養學生全人發展、適應變遷的關鍵能力。
四、教師越有「教學創新行為」,其知覺的「學校效能」就越高,但與「重視升學競賽」無關。
五、在校長的人口變項方面:(1)性別-女性校長在「轉型領導」的「遠景與吸引力」及「智識啟發」上多於男性校長;(2)與教師的年齡差距-比教師大3-9歲的校長則在「遠景與吸引力」、「激勵共成願景」及「智識啟發」上多於比教師大10歲以上的校長。
六、在教師的人口變項方面:(1)性別-男教師在「教師創意生活經驗」的「科學的創新的問題解決」、「製造意外驚喜」、「電腦程式設計」以及「教學創新行為」上多於女教師,女教師知覺的「學校效能」在「學生中心的學習成長」、「重視升學競賽」和「家長、社區、學校密切配合」上高於男教師;(2)年齡-年長教師知覺的「校長轉型領導」在激勵共成願景」上以及「學校效能」的「培養全人發展、適應變遷的關鍵能力」高於年輕教師;(3)教育年資-資淺教師的「表演藝術創新」高於資深教師,資深教師知覺的「學校效能」高於資淺教師;(4)最高學歷-專科舉業的教師知覺的「學校效能」高於大學畢業及碩士學歷的教師,但碩士學歷的教師知覺的「重視升學競賽」高於大學及專科畢業的教師;(5)是否曾經讀過師範院校-曾經讀過師範院校的教師知覺的「學校效能」在「培養全人發展、適應變遷的關鍵能力」及「有效的教學資源」上高於未曾讀過師範院校的教師。
七、在學校環境變項方面:(1)學校大小-小型學校的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的「親近融合」、「個別關懷」,自評「教師創意生活經驗」的「表演藝術創新」、「生活風格變化」多於大型學校的教師,而大型學校的教師知覺的「學校效能」在「重視升學競賽」上高於小型學校的教師;(2)學校位置-城市學校的教師知覺「校長的轉型領導」和「學校效能」多於鄉鎮學校的教師,而特偏學校的教師在「教師創意生活經驗」的「表演藝術創新」及「有效的教學資源」上多於城市與鄉鎮學校的教師。
八、對教育改革的看法: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近九成往平常閱讀書報雜誌時,曾特別留意並閱讀教改方面的訊息,六成對行政院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所提的建議表示贊同,但有三成仍不消楚,而對台灣教育的未來樂觀及不樂觀者分別為57%及42.7%。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399
Creators林珈夙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