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臺灣企業內部稽核現況之探索與影響設立因素之研究 / An Examination of the existing Internal Auditing Practice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l Auditing Department in Taiwan

本研究探索臺灣企業目前內部稽核實務現況,並研究影響臺灣企業自願設置內部稽核的因素。
  經理人、股東、債權人都是與公司有利害關係的個體,唯各個體間的利害並不一致。股東人數愈多,股東與經理人間利害衝突的程度可能愈大;董監事持股比例愈低,股東與董監事經理人之間利害衝突的程度可能愈大;企業舉債愈多,債權人與股東之間利害衝突的程度可能愈大;此外,公司規模愈大,經理人、股東、債權人之間利害衝突的程度可能愈大。內部稽核調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之缺失及衡量營運之效率,適時提供改進建議,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可協助管理階層(經理人)履行其責任,可降低他們與股東、債權人的利害衝突。故本研究調查內部稽核的現況,並探討其設置是否受經理人、股東、債權人之間利害衝突的影響,申言之,本研究探討股東人數的多寡、董監事持股比例、企業舉債情形及公司規模是否與企業自願設置內部稽核有關。
  本研究運用代理理論,分析臺灣1993年的樣本上市公司及外商公司,經Mann-Whiney U及Logistic Regression檢定,發現:股東人數的多寡及企業舉債情形與公司自願設置內部稽核無關;董監事持股比例與公司自願設置內部稽核,存在反向相關,但並不顯著;而公司規模與公司自願設置內部稽核,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此種現象顯示:公司規模是企業設置內部稽核最主要考量的因素。當公司規模增加時,可能的財富移轉金額增大,另一方面,許多建立內部稽核的成本是固定的,是以,相同之內部稽核的結構與功能下,因規模經濟而產生之效益對規模較大的企業而言是較大的。此外,當公司規模不斷擴張,業務日益複雜,高階管理當局有效掌握與控制各部門、各分支機構作業情況的程度,也往往日益降低,因此,設置一個地位超然,能幫助其了解,進而評估整個企業運作的內部稽核之需求,也就不斷升高。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424
Creators王國華, David Wang, Gwo Hwa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