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不對稱訊息、淨值與貨幣政策效果

由於信用市場中借貸雙方存在訊息不對稱或信用摩擦等問題,使得解釋貨幣傳遞機能的方式不再拘限於傳統利率管道,進而將解釋途徑擴展至所謂的信用管道上。一般而言信用管道可分為兩種基本途徑,一為銀行貸放管道、另一為資產負債表管道;因為銀行貸放管道較易模型化說明,故現階段對於此管道的研究已有不少,本文不再繁述,將焦點集中在資產負債表管道的探討上。
一般認為資產負債表管道的運作是透過廠商淨值以發揮效用,發現廠商若擁有較低的淨值時,不僅容易出現反淘汰與道德風險等問題,會使得貸款者願意貸款的金額降低,及廠商無法如願借到所需金額,進而減低廠商投資的支出,因此最後影響到整體經濟情況,加速景氣衰退現象;此外學者們提出所謂的金融加速因子模型以驗證資產負債表管道的傳遞方式。
所以本文兩個主要架構,一是在於介紹資產負債表管道理論模型、一是以台灣總體經濟變數檢視資產負債表管道的存在;雖然以目前有限資料所作實證的結果,並無法明確定義台灣確實存在資產負債表管道途徑,但此研究的主要貢獻在於對資產負債表管道影響途徑有一初步的認識,也更進一步提供有關單住、學者重視貨幣傳遞機能的新視野。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496
Creators何佩如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