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不對稱訊息、淨值與貨幣政策效果

何佩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信用市場中借貸雙方存在訊息不對稱或信用摩擦等問題,使得解釋貨幣傳遞機能的方式不再拘限於傳統利率管道,進而將解釋途徑擴展至所謂的信用管道上。一般而言信用管道可分為兩種基本途徑,一為銀行貸放管道、另一為資產負債表管道;因為銀行貸放管道較易模型化說明,故現階段對於此管道的研究已有不少,本文不再繁述,將焦點集中在資產負債表管道的探討上。 一般認為資產負債表管道的運作是透過廠商淨值以發揮效用,發現廠商若擁有較低的淨值時,不僅容易出現反淘汰與道德風險等問題,會使得貸款者願意貸款的金額降低,及廠商無法如願借到所需金額,進而減低廠商投資的支出,因此最後影響到整體經濟情況,加速景氣衰退現象;此外學者們提出所謂的金融加速因子模型以驗證資產負債表管道的傳遞方式。 所以本文兩個主要架構,一是在於介紹資產負債表管道理論模型、一是以台灣總體經濟變數檢視資產負債表管道的存在;雖然以目前有限資料所作實證的結果,並無法明確定義台灣確實存在資產負債表管道途徑,但此研究的主要貢獻在於對資產負債表管道影響途徑有一初步的認識,也更進一步提供有關單住、學者重視貨幣傳遞機能的新視野。
2

不對稱訊息下借貸信用市場之效率研究 /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iciency of Credit Market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劉文真, Liou, Wen Jan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訊不對稱為經濟普遍存在之現象,舉凡勞動市場、保險市場與借貸信用市場皆會發生類似主問題。而本文將就資訊不對稱下之借貸信用市場討論效率問題。   眾所皆知,當借貸市場存在資訊不對稱時會發生二大問題:道德危險、逆選擇問題,又因此三大問題會導致貸款者對特定契約之供給減少使借貸市場發生超額需求產生信用分配之現象。故可知,市場均衡因資訊不對稱現象之存在可能無法滿足柏拉圖最適。因此本文將借用四個理論模型說明:借貸信用市場之效率問題。   理論模型一:逆選擇下之借貸市場效率一最適放款利率與擔保品之決定   理論模型二:逆選擇下之借貸市場效率一最適投資水準之決定   理論模型三:逆選擇與道德危險下之信用分配效率   理論模型四:償還機率訊息不對稱下之資金配置與金融崩潰   透過此四個理論模型之分析可歸納出以下之結論:   1.借貸市場存在穩定均衡且均衡滿足市場效率時,政府無須干預借貸市場。   2.借貸市場存在穩定均衡且無信用分配現象但均衡未滿足市場效率時,政府就應採行自由放任之態度,透過金融中介機構之借貸行為達成社會效率。   3.借貸市場存在穩定均衡且存在信用分配現象但均衡未滿足市場效率時,政府就應採行交叉補貼政策干預市場,但並非所有的干預政策皆能使借貸市場之效率提升,其中尤以“補貼低品質借貸契約”之政策為最佳方案,但因為此政策須政府能夠完全區分借款者之品質型態才可採行,因此,若政府無法加以區分借款者之品質型態時,僅好退而求其次採行次佳方案“信用保証政策”。   4.借貸市場若不存在均衡,發生金融性崩潰時,政府應擔任最後貸款者之角色,干預借貸市場以降低私人部間之風險。

Page generated in 0.014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