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使用,歷經時間推移和人為因素之影響,始漸定俗成。漢字包含正體書寫及異體書寫之字,一般稱作正體字及異體字。本文異體字的定義,為同音、同義,字形相異,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文字,稱其為異體字。
異體字之產生,在使用文字的過程,或因人為因素、書寫工具、書寫載體,或行草隸變之書體演變等,都可能影響使書寫文字產生變化,即形成所謂的異體字。異體字較籠統的說法,意指相對於正體字而言的漢字。正體字,指官方所頒布,對於一字或有的諸種寫法,採取標準加以製定出一正寫的文字,謂之正體字。漢字在正體字之外,存在更大使用比例的異體字,漢字若缺乏對於異體字之觀點,則對於漢字整體研究而言恐將偏漏不全。
1967年於上海嘉定宣姓婦人墓葬出土一批明代成化年間之說唱文學作品,這批作品出土之前未經著錄,此就在文獻研究價值而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影印刊行,以俾便學界研閱之參考。這批作品以其斷代明確且保存異體字豐富,備受關注,此文本異體字形變化多元豐富,筆者以疏理其異體字形,進行本文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研究,完成《說唱詞話》異體字之分析,包括異體字之簡化、繁化、同化、異化等類型,詳見本文第2章至第5章,異體細部字形之變化,於各章分節中列舉字例加以闡述,綱舉目張以簡御繁,以清眉目,第6章以異體字類型為基礎,加以綜論凸顯《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特徵,終一章略以餘論為結,完成本文明成化說唱詞話異體字之研究。
漢文字歷經漫長的歷史過程,其間待研究之內涵浩如煙海,未來更整全之漢字史之呈現,期待更多學人同好加入研究傳承的行列,漢字為今日唯一留存完整的象形文字,為人類瑰寶,尤其值得我們漢字使用者多加利用並傳承之。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8912012 |
Creators | 吳佩茹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