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高級中等學校全民國防教育「提升防衛知能」教學之研究──以新竹地區為例

89年1月5日立法院通過「國防法」,「全民國防」乙詞正式從概念轉換成法律,94年2月2日制定公佈「全民國防教育法」,「全民國防」更從理念落實成政策作法。確立「全民國防」係以國家安全為依歸,以軍事安全為核心,凝聚愛國衛國意識,建立全方位及全民參與的國防。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要提升全民國防教育成效,就須從學校教育做起。經由合適的課程設計,採取適切的教材教法,提升學生學習情緒,自可獲得較佳的教育成效。

本論文以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全民國防教育中,學生防衛知能教學之研究為題,區分文獻分析與調查研究兩種方法進行研究。先探究全民國防教育中有關防衛知能的時代意義,並就法律面、歷史沿革與現況、防衛知能與國家社會關聯、防衛知能與民防結合等部分予以探討,以期明瞭防衛知能在前述內容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高中職學生在民防組織青年動員服勤的編組中,所應具備之防衛知能,平時應以協助搶救災害為主,戰時則以支援軍事勤務為目的。基此,提出處於火災、震災、水災(土石流),核生化時之自保應變作為,輔以極具應用價值之簡易急救醫療課目補強平戰時期皆適用的基本防衛知能。

在調查研究當中,對新竹地區學生實施1500份問卷,及10位資深教官與專業教育人士之訪談內容,以探究己公告之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草案)各課程之安排是否妥適,若有需要時如何予以調整,以及就學習動機與教學實務中,運用何種教學方法較易獲得學生共鳴。以冀在有限之授課時數中,能達成全民國防教育提升防衛知能之教育目標為最終目的。經由上述之分析研討,交叉比對後,歸納出包含在法規探討、組織體系、課程調整、教學方法及教學實務等五方面之研究心得提供有關單位參考。

全民國防教育為我國現階段重要之國家政策,在高中職校之全民國防教育部分,舉凡師資之培育認定、課程之設計擬定及其相關宣教活動之規劃訂定,均影響本項教育工作之推展成效,如何結合各種資源及適當因應,將課程導向適用於平戰合一的知識與技能,全民國防教育提升防衛知能之教學目標方可期其有成。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922021
Creators彭允華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