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椿說弓張月』論―以琉球王權論為中心― / Japan

『椿說弓張月』(以下簡稱『弓張月』)為曲亭馬琴從文化四年(1807)開始耗時四年所完成的作品。故事中源為朝一行人雖然打敗妖仙人曚雲,但之後彼此卻互相推讓琉球王國的王位,而王位就一直空著沒有人繼承。在這之後打破僵局的契機終於出現。琉球的漁夫捕獲到稀有的人魚想要獻給為朝,但為朝沒有接受,之後讓給寧王女,寧王女也同樣沒有接受而轉讓給舜天丸。在彼此推讓的過程中時間一直流逝,最後人魚就因此而腐爛。
  在『日本書紀』中也有和上述相似的內容。『弓張月』中的內容可以推論是參考『日本書紀』而作成的,但『日本書紀』中漁夫所捕獲到的是鮮魚而並非人魚。因此,本論文以『弓張月』為對象,分析馬琴將鮮魚更改成人魚的理由,並檢討人魚與琉球王位繼承的關連,進而考察分析作中琉球的王權問題。
  本論文共有五章,第一章論述研究動機、目的與先行研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當時江戶時代的國學者及政治家的琉球觀,進而探討當時人們對於琉球所抱持的看法。接著在第三章則先分析中國和日本的人魚傳說,再回歸『弓張月』探討人魚的出現所帶來的影響。第四章則是分析為朝、寧王女、舜天丸三人的王權繼承問題。最後在第五章的結論整理上述的論點,探討馬琴使用人魚的理由以及琉球的王權繼承問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1556003
Creators賴宥羽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日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