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都會區產業空間分佈變遷及區位選擇因素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

產業與都市兩者共生共榮的關係及其相互影響所帶來的效應,是都市計畫學者致力於探討的問題。本研究選擇台北都會區為研究對象,試圖結合產業區位與都會區發展,瞭解各產業分佈與都會區發展過程之關係,並找出足以影響產業進駐之地方性因素,以留住地方產業。首先,本研究分析台北都會區產業結構及重要性,同時利用產業空間分佈圖及區域經濟分析法瞭解各產業於都會區內之空間分佈及變遷情形;最後根據相關理論,找出替代變數探討影響台北都會區二、三級產業之空間分佈及變遷因素,以供未來都市及產業政策之規劃實施之參考。獲致結論如下:
一、台北都會區符合核心-外圍理論所言,其發展過程乃由首要中心一枝獨秀,人口、商業與資源愈趨集中的階段,過渡至分散化的發展開始產生。此外,台北都會區目前正處於都會區生命週期的第二階段-郊區化階段,並出現Norton(1979)所謂集中與分散同時產生的「集中式分散」現象,此將有助於均衡區域發展之目的。
二、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本研究發現製造業於台北都會區的成長已逐漸緩慢,整體分佈狀態並無很大的改變,而產業本身的聚集經濟力量及政府工業區計畫情形,以及勞動力的分佈、交流道的設置等則皆為影響製造業區位選擇之因素。三級產業方面,其符合下濾理論及產業生命週期理論,初期興起於繁榮地區,待該區逐漸飽和後則往外部地區擴張移動。而實證結果則得出地區期初之三級產業工資水準、總人口數、產業雜異程度、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商業區編定面積及交流道可及性等因素對各類三級產業之分佈皆有顯著影響。
三、從地區性影響因素來看,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中人口分佈與產業分佈有顯著正向關係,進一步印證過去研究有關"Jobs follow people"的結論;此外,本研究實證結果證實交流道(高速公路)之開發建設確實對地區產業的發展有顯著的貢獻,同時亦發現一地區專業人才的培養確實有助於吸引產業之進駐。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327
Creators張郁旎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