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漢畫中闕形圖像及其文化意涵研究 / The research on watchtower's image in HAN danasty stone relief and it's culture meanings

在研究中國古代世界時,除了關注書面文獻的敘事外,還必須留意非訴諸文字的書寫,其中漢代畫像就以圖像形式,敘說著漢人的民風民俗、思維模式以及生死觀念,這是研究漢代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在中國各個畫像石出土地區,我們不約而同發現了「闕形」圖像,在現實世界中,闕是漢代非常重要的建築樣式,從聚落、宮殿到祠廟、坟墓都有闕建築的身影,它一方面作為入口標誌,另一方面又起著區隔內外的作用,更與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在墓葬世界中,闕形圖像無論於墓葬空間中的配置位置,或與其他畫像題材的配對,均呈現穩定的邏輯套式,這說明了闕形圖像在漢人的生死觀念中,就如同語言文字或宗教儀軌具,是一種有力量的符號、象徵。因此本研究將嘗試在歷來學者的研究基礎上,綜合建築學、人類學、宗教學的研究成果,從實體闕建築以及漢畫中闕形圖像進行類型分析,以澄清闕形圖像對闕建築的承繼與超越,進而探究闕形圖像所表達漢人精神世界的多重文化意涵。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1001510101
Creators鄒旻樺, Tsou, Ming Hua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