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分享與開啟:數位相機與生命意義之敘說的兩個案例研究

本文旨在探究,數位相機與人們之間的意義構連,在經過數位化後的數位相機進入生活之後,如何改變家庭關係、自我論述、個人生活記憶和社會網絡,而數位相機對其生命歷程意義何在。

本文透過文獻回顧,耙梳攝影和照片的基本概念,從底片相機的意義、功能和敘事方式,與其再現真實的討論,歸納出底片相機的可能性及運作方式,接著討論進入數位化後的數位相機,其意義和功能、分享特性、敘事方式以及再現危機,整理數位相機的特殊性和與底片相機的共通性。另透過敘述訪談(narrative interview),分析兩個案例,以發現其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建構屬於他們和數位相機的互動意義。

研究發現兩個案例皆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數位相機,使生活過得更順遂,心情更平穩(紓壓、平衡),兩者亦將數位相機作為解決(情緒、人際、生活困境)的方式,並從中又開啟了不同的領域(創作、部落格),並將之分享。兩人在現實生活中,皆因工作失去平衡,而後透過數位相機,找到調節生活壓力和彌補缺憾的方式,且獲得超越記憶與保存的意義,而衍生出更深層的情感。

因此數位相機不僅延續了傳統相機的記憶留存的功能,且更加的著重在溝通、分享與認同。數位相機並非只是一個科技物,而是實際深入於人們生活之中,參與並建構人們的生活,共同與人們創造出獨特的意義。再者,數位相機使得攝影的意義並不僅止於照片本身或事件之中,而是包括拍攝的動作、拍攝前的意圖和運用的方式,皆有其代表性。其產生的意義是延伸、互動的,透過被攝者、觀者和攝影者的定義,找出自身角色與意義,並將意義延伸出更為複雜的解釋,深入於生活之中,持續影響著彼此。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8451005
Creators白詩瑜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