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1979年後中共對外經濟開放政策的實踐與影響--對中國大陸沿海地帶的分析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
第三節 研究流程
第四節 研究方法暨研究限制

第二章 中共經濟發展的歷程──鄧小平對外經濟開放政策之前時期
第一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經濟路線總論
(一)、1949年至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期
(二)、1953年至1957年:「一五」計劃時期
(三)、1958年至1962年:「二五」計劃時期
(四)、1961年至1965年:調整時期
(五)、1966年至1970年:「三五」計劃時期
(六)、1971年至1975年:「四五」計劃時期
(七)、1976年至1980年:「五五」計劃時期
(八)、小結
第二節 中共主要的經濟發展模式與路線
(一)、史達林模式
(二)、毛澤東模式
(三)、鄧小平路線

第三章 鄧小平時期的對外經濟開放
第一節 鄧小平時期對外經濟開放的策略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對外經濟開放政策的形成
(一)、經濟特區的設置
(二)、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
(三)、沿海經濟開放區的設立
(四)、沿海經濟發展戰略的提出

第四章 國際資本輸入對中國大陸空間經濟的影響
第一節 外資與經濟發展
第二節 中共引進外資的階段與方式
(一)、中共引進外資的階段
(二)、中共引進外資的方式
第三節 各主要國家╱地區投資的產業偏好與區位選擇
(一)、各主要國家╱地區投資的產業偏好
(二)、各主要國家╱地區投資的區位選擇
(三)、台商在中國大陸
第四節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及沿海經濟開放區之成效檢視
(一)、經濟特區之成效檢視
(二)、沿海開放城市之成效檢視
(三)、沿海經濟開放區之成效檢視
第五節 國際資本輸入對中國大陸社會的衝擊
(一)、諸侯經濟──區域經濟關係的紊亂與衝突
(二)、收入分配不均
(三)、社會控制的鬆動
(四)、功利主義、貪贓枉法盛行

第五章 結論──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回顧與前瞻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291
Creators戴立安, DAI, LI-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