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北市國民中學領導問題之研究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更是復國建國的根本。縱考漢、唐治世,乃文教昌盛使然;橫徵德、日復興,係義務教育之功。現代科學技術,一日千里,世界各國國民文化水準,大為提高。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富強之尺度,已由地大物博的觀念,轉變成以人力資源之貧富,人民素質之高低為計算的標準。總統 蔣公,高瞻遠矚,為了提出國民素質,充實戡亂建國力量,加速反攻復國之成功,於民國五十六年六月廿七日,指示加速推行九年國民教育,並於五十七學年度全面實施,國民中學於焉誕生。此一新猷及德攻,已為反攻復國大業奠定了必勝必成的基礎,且在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國民中學之創設,朝野各界均寄以殷切的期望,只准成功,不許失敗;咸盼不良教育風氣從此肅清,多年教育積弊由是根絕。而一般人論及如何辦好國民中學之時,多以師資與設備為兩大要素,且復有「師資第一」的看法。誠然,師資之良窳,為教育事業成敗之主因,但如何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忠勤地恪守崗位,熱心地從事教學,發揮其自動自發的精神,戮力於教育目標之實現,胥賴良好之領導。俗語有云:「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as is the principal, so is the school)可見校長的領導作用,實為教育成敗、學校好壞之關鍵所在。
校長的領導功能既是如許之重大,是則對於領導原理及方法之研究,應是當務之急的中心課題,俾能由是而獲致成功與有效的學校領導,以促進國民中學的進步與發展。自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s)興盛以還,領導的概念為之丕變。領導並非是無情的鞭撻,亦非是專斷權力的控制,而是集體活動的方向指導和共同努力的誘發。近代的領導概念,乃基於民主、社會及心理的原則,加上經理者的才能,結合個人、團體與組織的互動關係而形成。它是組織群眾,發揮群眾力量的表現;必須出於至誠,發乎至公,以身作則,瞭解並滿足部屬的需求與願望,以心悅誠服、感情認同(Identification)的影響力(Influence),始可獲得部屬由衷的服從及精誠的合作。並不是領導者認為有權力就有權力;權力並不是法律規定就能生效,領導者權力的大小,須視部屬承認與遵從的程度而定其高下,這亦就是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所說的「同意的地帶」(Znoe of Indifference)的問題。所以蔣總統會訓勉吾人「應從人心人性的基礎上,坦城的來建立一個合理進步的領導方法。」總之,國民中學辦理的成敗,首先繫於校長人選之是否得當,蓋「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故為政在人,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古有明訓。其次應體認「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道理;領導是一種藝術,在法制之外,貴乎得人,可是得心更為重要。
本專題研究,共分六章,約十一萬言。第一章緒論,除敘述研究之動機、方法、範圍、資料來源外,並對專用名詞加以詮釋。第二章為領導的基本認識,介紹領導之意義、基礎、方式、原則及功能,且對各家之研究略作比較與檢討。第三章為國民中學領導角色的透視,從剖析國民中學的角色開始,繼而闡述國民中學領導者應具備的條件與應有的認識,最後指出宜有的領導特點,以為努力的標竿。第四章為台北市國民中學領導問題問卷調查的經過、結果與分析,旨在探討台北市國民中學領導上的實際困難與癥結所在。第五章為國民中學領導方法之運用,針對人性之心理需求,客觀環境之需要,依據領導的學理,指陳有效可行的領導方法,提供國民中學領導運作的參考。第六章結論與建議,對本研究作一總結及建議。
本專題研究之所以能夠撰寫完成,首先要感激蔡師保田的剴切指導,諄諄教示;在溽署中不厭其煩地詳予批閱,師門鴻恩,永難忘懷。同時對本所諸位師長平日的教誨、啟迪,在此併申敬意與謝忱,尤其是所長傳師宗懋,關懷備至,曾不知何以為報。其次要感謝陽明山管理局金局長仲原的識拔與保送報考本所,以及各位老長官之鼓勵勗勉,飲水思源,倍覺甘洌芬芳;並要感謝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高局長銘輝及諸位長官對於筆者(部屬)之愛護與支持,終能在工讀中完成研究所學業。最後對孫學長本初,江學長文雄之協助蒐集資料,併表謝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491
Creators陳正邦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