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共稅制結構演變之研究

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台灣地區有關中共政、經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加,但對大
陸整體稅制的探討卻較少;中共四十餘年來,無論在政治、經濟皆有多次重大變革
,其對租稅面的影響為何?租稅結構的演變又為何?在改革開放下其採行的稅制又
為何?深值研究。
由於中共改革開放前財政資料的缺乏,及大陸資料取得之不易,僅能就所蒐集到大
陸已出版的書籍予以整理分析。在統計資料方面,一方面由於中共所公布的資料有
限,另方面由於其多項名詞定義與一般國家不同,使得分析上有所限制,也無法作
國際間的比較;就中共本身而言,亦因其在一九五三年至十九八四年間對國營企業
採盈餘上繳方式,自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起則改為課稅方式,使得財政收入結構或
租稅結構上之分析皆產生年度比較的難題。
本文研究發現中共租稅政策及租稅制度受政治及經濟面的影響很大,中共為達成經
濟政策目標會採取不同之租稅政策。在經濟恢復時期以支應財政支出為原則;第一
個五年計畫時期利用稅制來完成其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時期忽視稅收的功能,稅
制上實行簡化政策;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再度重視稅收,在原有稅制上採行若干措施
以調整經濟;文化大革命初期「稅收無用論」主張抬頭,並對已簡化的稅制再度簡
化;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再度重視稅收的功用,將原先簡化的稅制重新檢討,並對
涉外課稅訂定相關稅法。
就財政收入原則而言,由於中共近年來的財政赤字並非採行赤字財政政策而產生,
是以顯見其未達成財政收入原則;若分析其稅收彈性,無論就稅收的國民收入彈性
或稅收的社會產值彈性而言,近年來的彈性值皆小於一,表示其稅收成長幅度較社
會產值成長幅度為小。
就經濟發展原則而言,中共的租稅政策在原則上與其政、經政策配合;就租稅負擔
面而言,工業的負擔過重,會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從稅收結構來看,消費稅
比重頗高;就租稅中性原則而言,由於其租稅主要是對產品生產階段課徵,以及部
分產品採毛額課稅方式,也違背租稅中性原則。
從公平原則而言,由於中共對租稅公平性定義與一般國家不同,所主張之稅收的社
會公平,是藉由租稅調節天賦和勞動貢獻以外的收益;採取差別對待的原則,對產
業或企業間不均等之利潤利用稅制使其相當。但由於其租稅收入以消費稅所占比重
量大,故其稅制深具累退性質而違反公平原則。
就稅務行政而言,由於其租稅隨政、經政策變化而改變,且未能依循「依法行政」
原則,故在課稅應具「確定性」有所違背;稅務行政成本方面並無數據可予以推估
,但由於其稅制之繁複,亦見其稽徵成本及納稅成本之不低。
就整體觀之,中共目前之稅制過於繁複;稅負太偏重於消費稅,又未在最終消費階
段課徵;稅收彈性偏低;未依法行政皆為較顯著的缺失。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304
Creators鄭瑞莉, Zheng, Rui L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7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