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都市成長與產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

由累積因果理論(The Principle of Circular Causation)可以發現都市和產業是一動態的發展模式,不只有產業影響都市成長,同樣的,都市對產業發展也有相當的影響力,兩者間存在著雙向影響關係並形成動態發展過程。本研究希望透過相關理論回顧建立都市與產業的相互影響模式,並以台灣地區為實證分析,從實證結果與理論的對話,分析台灣地區產業、都市、政策間的相互關係,提出促進台灣地區都市及產業發展之相關政策建議。
本研究有關章節摘要如下。第一章緒論。第二章、透過相關的理論回顧歸納影響產業發展的經濟因素有:廠商投入資本、投入勞動人口、地方化經濟、都市化經濟、人力資本的累積、私部門的研究與發展、都市化下的擁擠成本;影響都市成長的經濟因素有:都市內基礎產業比例、高工資報酬(所得)、私部門投入資本、薪資缺口(都市外圍與都市內部的薪資差異)、農業勞力剩餘人口、聚集經濟(地方化經濟及都市化經濟)、生產成長率、都市化下的擁擠成本,由該些因素建立產業與都市雙向影響模式,從中了解各項經濟因素在都市及產業發展中之定位及影響。第三章、探討台灣都市與產業發展現況及相關產業政策作為實證結果的背景分析。第四章、以第二章所歸納的經濟因素為基礎,從中選取適合的變數建立聯立模型,由聯立模型實證結果發現對台灣地區都市成長或產業有顯著影響的經濟因素有:
1、 對都市成長有顯著影響因素:第三級產業資本生產要素、第三級產業薪資所得、聚集經濟(包括二、三級產業聚集所形成的地方化經濟、都市化經濟)。
2、 對產業發展有顯著影響因素:第三級產業資本生產要素、第二級產業薪資所得、聚集經濟(包括三級產業聚集所形成的地方化經濟、都市化經濟)。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中,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1、 台灣地區都市成長與產業發展的雙向影響關係呈現穩定中緩和的變動狀態,此代表台灣都市發展已邁入成熟時期。
2、 從理論與實證對照中,產業對都市的成長具有正面的影響效果,符合理論預期結果;在都市對產業的影響方面,理論中都市成長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須視都市成長階段而定,而由實證結果可以發現,台灣現今的都市成長已達到規模不經濟之階段。
3、 從政策與實證結果對照發現,第三級產業的凝聚力不如第二級產業;各地區三級產業發展程度的差異加深區域間發展不均衡情形。

關鍵字:都市成長、產業發展、累積因果理論、聯立方程式模型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2570131
Creators許慈美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5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