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共同基金租稅成本與公司股利政策之研究

股利政策之選擇攸關公司資金成本效益與投資者權益,投資者依據公司未來股利發生時點、金額與不確定性等因素來判斷公司的內涵價值(intrinsic value),亦即股利的配發是公司管理當局與股東利益間的抵換。本論文將考量我國企業實務上股利支付內容,將股利形式細分為無股利分配及有股利配發,包含單一股利政策-現金股利、盈餘配股、公積配股,複合股利政策-現金股利搭配盈餘配股、現金股利搭配公積配股、盈餘配股搭配公積配股及綜合股利政策(現金股利、盈餘配股、公積配股三者兼發)之發放模式,共計有八種股利支付類型。
  共同基金乃證券市場中連接有價證券與投資者間之專業投資管道,由於基金收益直接進行再投資產生之租稅規避濾網(tax-free filter)效果,藉以探討公司選擇股利政策時之顧客效應。同時將影響股利政策制定之構面因素-公司的股利配發來源、獲利性狀況、資金融通與債務償還能力、企業未來投資成長機會、產業類別與租稅改革制度等一併納入分析檢證。
  本論文採用實證模型分析為主,文獻檢閱分析為輔,以1995- 2000年我國上市公司曾被國內股票型投信基金選為投資標的者,運用Mutinomial logit model及股利政策相關文獻,建構本研究實證模型;在政策意涵上,股利稅制的規劃與共同基金租稅課徵問題亦一併討論,以檢討我國現行稅制環境是否健全。
  本研究所獲結論歸納如下:
  (1) 共同基金持股比重變動對股利政策影響存在明顯差異
    股票型基金持股比重大小對現金股利搭配盈餘配股與盈餘配股搭配公積配股選擇皆有顯著正效果,但是否基於股東特性而論則難以斷定。現行我國共同基金持股率占公司股權結構比重不大、透過除權日規避股利發放及大股東利用共同基金進行投信交叉持股等問題,皆是造成實證結果與預期相左之可能原因。
  (2) 租稅制度改革對股利配發內容的選擇扮演要角
    兩稅合一制度實施後,總股利支付率較實施前為高,主要在於規避保留盈餘加徵10﹪的稅負及股利的發放具有抵稅權,使公司不再傾向保留盈餘而提高發放股利之意願。
  (3) 股利配發形式選擇
    ◎支持股利配發來源與股利政策的關係
    ◎公司舉債程度高低與現金股利配發機率呈負相關
    ◎公司獲利性狀況攸關股利發放與否
    ◎未來成長機會與現金股利配發呈反向關係
    ◎股利政策具有產業差異性,高科技產業傾向選擇股票股利偏 高之股利組合政策
  以公司立場而言,宜需定期評估經營利基與股利政策選擇因素,建立一套合理之股利預測分析模式,並考量平衡股利政策(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搭配)模式,以減緩我國企業普遍採股票股利配發造成股權過度膨脹及盈餘稀釋之弊。從投資者角度來看,共同基金係專業化投資管道,藉由大眾資金匯集之規模效益,能使資金有效配置(或風險分散)並提升國內專業法人比重,減緩市場投機風氣。然共同基金投資相關法令之設立仍需更臻完備,稅制環境對公司股利決策具重要影響性,對追求租稅中立目標而言,證券交易所得是否復徵所得稅,亦是政府單位需審慎考量的議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10000207
Creators蘇意軒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