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科技已歷經數十年發展,其政策途徑隨發展階段不同有所改變,即由50年代以軍重工為主,走向80年代逐漸開放、多元化主體,至目前的快速發展、以「自主創新」為主的政策路徑;惟其政策與發展以政府為主導之主軸則一直不變。若究中國科技真正確立在經濟建設的關鍵地位,應始於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際,除其科技政策逐漸走向開放外,並相繼進行科技體制改革與推動相關計畫,較具代表性者包括:科技攻關計畫(重大關鍵技術研發)、星火計畫(推動農村科技發展)、八六三計畫(高新技術研究發展)、火炬計畫(科技成果商業化)、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畫及攀登計畫(基礎科技研究)等。其間亦陸續制訂「科技進步法」、「專利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一系列法規,並且在科技投入、金融稅收、人才培養方面提供相關優惠政策。這些措施的推動,確使大陸在高新技術開發上,特別是在基礎研究、航天等部分高新技術獲得若干成果,惟亦衍生諸多發展上問題,包括各地爭相設立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吸引外資導致重覆投資情況日益嚴重 、產業層級過低、人才短缺等,故雖其近年來投注於高科技產業之資金龐大,但產生的效益問題則一直為中國政府所亟欲解決的問題。綜而言之,中國大陸科技發展確有其獨特性,亦創造出適合於其特有國情之科技發展途徑,在其經濟與科技成功支持國家快速發展之際,面對未來,其如何有效整合科技產業資源,將為其高科技產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981008 |
Creators | 潘如虹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