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財政收支結構的自動穩定功能之研究

一九三○年代以來,財經政策及計量經濟理論長足之發展,各種經濟活動之統計資料亦日益完善,致使政府當局掌握較多且較有效之經濟穩定手段。然一般權宜性財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存在預測不準確,時間落後及政治阻力等難於避免之缺陷,而財政收支結構中蘊涵相當之自動穩定作用(automatic stabilization)適能免於此等缺陷;故為學者所重視,並思有以強化之。
本文就有關財政自動穩定政策之意義及其產生作用之源由略加說明後,針對早期著作偏重財政自動穩定功能之靜態需要面模型局部分析的缺失;分析就整體靜態與動態模型,對財政自動穩定功能作理論上分析,發現早期靜態分析均高估財政之自動穩定功能,且此種穩定因子在動態模型分析中雖因採有模型不同而產生相當歧異,然一般均能有助於經濟安全,尤以考慮累進性稅率時為然。因早期論著僅就需要面經濟模型來分析所得水準穩定作用,而無法對價格之穩定作用有所說明,故本文藉較完整模型分析,試加以探究。此外,對於測度財政收支結構中自動穩定因子之穩定作用的方法,亦略加以評介。最後,利用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建立之「台灣短期預測模型」對於我國財政收支結構中之自動穩定功能,略加估計,並試探究我國財政穩定作用有限之緣由,以為今後改革租稅制度時之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880
Creators汪義育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