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Klein-Hayek 自由通貨理論的探討

本論文共一冊,約一萬五千字─二萬字,共分三章。
第一章為以前文獻的爭論:先簡略回溯近代貨幣理論發展的趨勢,並解釋自由通貨理
論的意義。再敘述M.Friedman, J. Gurley & E. Shaw, B. Pesek & T. Saving, B.
Klein, E. A. Thompson, F. A. Hayek & R. Vaubel等人對自由通貨理論所持之贊同
或反對的意見。
第二章為模型的建立:由於先前自由通貨理論的爭論大都只集中於貨幣市場的討論。
作者認為欲判斷自由通貨理論所擁護的由私人依完全競爭來生產貨幣、由私人以獨佔
的方式來生產貨幣和由政府壟斷貨幣的發行這三種貨幣制度的優劣,應該由總體模型
來加以考慮。為了簡化其討論,假設整個經濟體系可劃分為私人部門、貨幣(或銀行
)部門及政府部門。每一部門各有其預算限制及特定的目標函數。並使用T. Saving
的交易成本方法來探討貨幣及債券的需求的決定。由這些假設及理論工具來探討在三
種不同的貨幣制度下,當其外生變數發生變化時,對在各不同貨幣制度下內生變數值
影響的相對大小。並進一步探討當長期均衡達成時,在各不同貨幣制度下各內生變數
的長期均勢值及穩定的問題。
第三章為總結:將第二章模型所得的結果,來和Klein-Hayek 的自由通貨理論作一比
較。並指出本模型本身的限制和由該模型進一步擴充的可能性。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233
Creators方天財, Fang, Tian-Ca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