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神廟的功能與管理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神信仰的民族,神廟為本省民間宗教信仰之一種,對於撫慰信眾心靈,促進社會祥和,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在社會教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國憲法明文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使的國內各宗教都能在自由、平等下蓬勃發展,神廟亦秉持宗教濟世救人的理念,積極投入公益慈善事業教化事業,發揮其社會功能。
但是近年來台灣社會,於物質文明的急遽轉變,衍生出整體運作機能的脫序現象,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日漸疏離,傳統倫理道德日漸淪喪,有少數不肖之徒利用國人的宗教需求,從事不法的宗教詐財騙色行為,發生了多起的宗教事件,諸如宋七力事件、妙天禪師事件等,有違害社會公序與善良風俗之虞。
本研究利用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及深度訪談法,來探討神廟的社會功能並從法制面及實務面,研究神廟管理及運作情形,提供建議,俾提昇神廟宗教素質及發揮其社會功能,並提高神廟行政管理效率,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921041
Creators陳淑美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