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權力抗衡到政治均衡:以近代愛爾蘭經濟與外交策略為例 / From balance of power to political equilibrium: in the case of modern Irish economic and diplomatic strategy

本文首先討論權力平衡與政治均衡的差異。以Waltz為代表的新現實主義是力學式、演繹邏輯的國際觀;而Schroeder的政治均衡則是生物學式、整體式、歸納的國際觀。權力平衡與政治均衡構成本文的分析架構。本文採歷史研究法,以愛爾蘭為例,說明愛爾蘭在受到「國家」、「人」、「國際體系」的影響後,放棄抗衡的策略後,均衡的國際觀才為愛爾蘭帶來和平與繁榮。

愛爾蘭自十二世紀起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累積八個世紀的恩怨情仇在二十世紀初爆發。愛爾蘭政治家de Valera採用抗衡式的經濟外交策略,即使愛爾蘭成為歐洲的乞丐也在所不惜。1959年接手主政的Lemass對國家利益則有完全不同的見解。取消閉關自守的經貿政策、大膽與英國簽訂英愛自由貿易協定,促使愛爾蘭在1973年順利加入歐洲共同體,開啟了塞爾特之虎的序幕。

文末則是回到兩岸關係的探討。台灣與愛爾蘭相似點在於,同屬小國且也同樣面對同文同種的強敵威脅。台灣或可以愛爾蘭為鏡,走出成功的小國國際政治。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62520011
Creators陳建豪, Chen, Chien Hao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