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荀子與先秦諸子之比較. / Xunzi yu xian Qin zhu zi zhi bi jiao.

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 / Manuscript. / Includes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leaves 393-411). / Thesis (M.A.)--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 Chapter 第一章 --- 荀子之天人觀與老莊 / Chapter 一 --- 荀子之天道觀 / Chapter (一) --- 「天行有常」 --- p.24 / (此乃自然之天道觀。謂天行不會因人間之治亂、好惡、祈禱而有所改變,以此破除敬天、畏天、法天、求天等之迷信觀念) / Chapter (二) --- 「天人之分」與「參天地」 --- p.33 / (注重「人道」以「人道」與「天地之道」並列為三。以「人道」(人成)成全「天生」。有理想主義及人本主義精神) / Chapter (三) --- 「不求知天」 --- p.42 / (此乃一劃時代之號號,他認為無「天志」可知;不必求知天之「所以然」「天無可取法」,故無可求知) / Chapter (四) --- 「知天」 --- p.47 / (「人道」或「全天功」是以「請其天君」為始,目的在「知其所為」及「知其所不為」,要求知「能知」、「當知」的(如求知天之現象、規律等),不求知「不解知」、「不當知」的(如天之本體等)。「知天」與「不求知天」並不矛盾) / Chapter 二 --- 荀子之天人觀與老莊之比較 --- p.59 / (荀子在人文方面:承孔孟;輕超人文方面:反道家。荀子以「天行有常」反墨子之「天行無常」。天道觀受老莊影響但亦與老莊相異。) / Chapter 三 --- 結論 --- p.68 / (天道觀最後之意義是要以「人文」主宰「自然」) / Chapter 第二章 --- 荀子之性偽觀與孟子 / Chapter 一 --- 性偽之分析(附:論孟荀精神之各異) --- p.70 / Chapter (二) --- 性與偽之意義 --- p.71 / Chapter 甲 --- 荀子對『性』之解釋及其與孟子之比較 --- p.75 / Chapter (一) --- 性是否人人相同 --- p.83 / Chapter (二) --- 性與「情」之關係 --- p.85 / Chapter (三) --- 性與「欲」之關係 --- p.87 / Chapter (四) --- 性與「知」「能」之關係 --- p.88 / Chapter 乙 --- 荀子對『偽』之解釋 --- p.89 / Chapter 1 --- 「偽」涵「積習」與「知能」 --- p.89 / Chapter 2 --- 「偽」非人人相同 --- p.91 / Chapter 丙 --- 性與偽之關係 --- p.92 / (性中無偽、偽中有性。性可化而起偽) / Chapter 丁 --- 性與偽之善惡問題 --- p.93 / (性惡、偽善) / Chapter 二 --- 荀子性惡論之原理 --- p.96 / (「生當亂世」、「辨合符驗」、「上承孔子之禮」、「針對孟子」、「反對天人合一」、「性乃個體之小我」、「以被治完成能治之價值」、「天生人成」。) / Chapter 三 --- 荀子「性惡論証」之分析,及以孟子觀點作批評 --- p.101 / 第一論證:「順」性則惡 --- p.102 / 批評 --- p.109 / 第二論證:「逆」性則善 --- p.115 / 批評 --- p.118 / 第三論證:由人之「禮義」非出自「性」以證性惡 --- p.123 / 批評 --- p.126 / 第四論證:由人之要「創造禮義」以證性惡(欲善即性惡) --- p.130 / 批評 --- p.134 / 第五論證:由人之如「撒去禮義」則天下必亂,以以證性惡 --- p.136 / 批評 --- p.139 / 第六論證:由人之「可以為」善而「未必能」善,以證性惡 --- p.143 / 批評 --- p.146 / Chapter 四 --- 化性起偽之三大要素 --- p.150 / Chapter (一) --- 主觀要素:知(心之知)(附:荀子之「以意志論心」及「心與性」之比較) --- p.153 / Chapter (二) --- 客觀要素:禮   (附:「心」能創禮義之「善」之原因) --- p.162 / Chapter (三) --- 過程要素:積 (留在「化性起偽」節中討論) --- p.179 / Chapter 五 --- 化性起偽之方法及結果 --- p.168 / (此節論之項目為:「積」之意義及其在「化性起偽」中之作用;由心之「化性起偽」之方法及結果中可幫助了解「心與性」之意義及關係;「可以為善」義對孟荀之影響;「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論孟荀所注重之「善德」及「聖人」之異同P.168;「聖人」之境界P.179;由於「聖人」與「禮義」均是人類由「無」中依理想所創造,故荀子亦可稱「理想主義」者。) / Chapter 六 --- 荀子之「化性起偽」與孟子之「存養擴充」之比較 --- p.186 / Chapter 第三章 --- 荀子之禮義觀與墨子 / Chapter 一 --- 荀子及各家對墨子之批評及比較 --- p.193 / Chapter (一) --- 莊子、史記、漢書、淮南子、王充等各家、均以墨學之精神為「法夏黜周」、而與荀子之所評相契 --- p.193 / Chapter (二) --- 儒墨對「周文之敝」之態度各異 --- p.198 / Chapter (三) --- 以墨學之核心為「兼愛」之因 --- p.202 / Chapter 甲 --- 與先秦各家(孟子、莊子、尸子)所言相契 --- p.202 / Chapter 乙 --- 與墨學之其他各項要點相貫通 --- p.203 / Chapter 丙 --- 與荀子之所評相契 --- p.203 / Chapter 二 --- 兼愛之分析 --- p.203 / Chapter (一) --- 兼愛之意義 --- p.203 / Chapter 甲 --- 重普遍之愛(反對愛而不兼) / Chapter 乙 --- 重愛歸於利(反對愛而不利)̐ưج̐ưج尤以「公利」為重 / Chapter (二) --- 兼愛與仁愛之比較 / Chapter 甲 --- 兼愛與仁愛相契之說(兼愛與儒家之愛無本質上之異,未必涵「愛無差等」。)因「兼」、「別」與「公」、「私」之籌可相通) --- p.204 / Chapter 乙 --- 兼愛與仁愛相異之說 --- p.205 / Chapter (1) --- 儒家差等之愛(認「仁」與「孝」之義,而仁乃孝之擴充。此愛根於內在心性,從具體生活中由親及疏從以踐行,以忠恕之通,使人各私其所私,以成就「公」德。親切而易行。) / Chapter (2) --- 墨子之兼愛(無輕重、先後之分。非根於人之心性,因以人之性惡,而根於外在之天志。此乃其理智心依類辨物,對同類之物,以同類之「利」愛之,以成就「公」德。惟兼愛只成一抽象普遍而難行之概念,故倡「法天」以濟之。) / Chapter (三) --- 兼愛與仁愛所引申之問題(「義利之辨」;「動機(應然)與效果(實然)之辨;「君子、小人之辨」) --- p.213-214 / Chapter 三 --- 荀子評墨子「尚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與墨學之相符處(墨子之「僈差等」蓋源於「兼愛」。而「兼愛」又為可貫通其各項學說之核心。下文以墨學各項與「兼愛」有關之處,即為與荀子評其「僈差等」有關之處。) --- p.216 / Chapter (一) --- 兼愛 --- p.217 / Chapter (二) --- 非攻(兼論墨子不非守及不非誅伐無道) --- p.217 / Chapter (三) --- 天志(兼論「天志」為墨子所言之仁義之超越而外在之根源;並論其終不能成為「宗教」之理由) --- p.218 / Chapter (四) --- 明鬼(兼論儒家對鬼神之看法) --- p.220 / Chapter (五) --- 非命 --- p.221 / Chapter (六七八) --- 節用、節葬、非樂(兼略論墨子以「禮樂」為「天下之害」而「除」之及「蔽於用而不知文」之非) --- p.222 / Chapter (九) --- 尚同(兼比較儒家所主之「和」。並兼論墨子之「尚同」與其以人之「性惡」之關係 --- p.223 / Chapter (十) --- 尚賢(兼比較儒家之尊賢) --- p.225 / Chapter 四 --- 論荀子對墨子之項重要評語之互相關係,及荀子特重非墨子之「僈差等」之原因 --- p.226 / Chapter (一) --- 「尚功用」、「大儉約」̐ưج「蔽於用「有見於齊、無見於畸」̐ưج「不知文」̐ưج「僈差等」(源於「兼愛」)(前者荀子反對之意味「輕」,後者荀子反對之意味「重」) / Chapter (二) --- 荀子亦重「尚功用」及「大儉約」之證 --- p.228 / Chapter (三) --- 荀子特重反對墨子之「僈差等」,(因「僈差等」會流於「反人文」或「次人文」 --- p.230 / Chapter 五 --- 荀子反對墨子因「尚功用」而「僈差等」 --- p.230 / Chapter (一) --- 荀子與墨子之「●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之比較(荀子重「禮」而言「分」,墨子倡「兼愛」而「僈差等」) --- p.230 / Chapter 甲 --- 荀子重禮之起源(有用);墨子重禮之流弊(無用) --- p.231 / Chapter 乙 --- 、荀子論禮之範圍及功用 --- p.232 / Chapter 丙 --- 荀子言「分」與墨子言「僈差等」之心態之比較(墨子之心只能「知類」,荀子之心,則兼能「明統」。並兼略論荀子所論之「禮之三本」 --- p.235 / Chapter (二) --- 荀子所言之「分」之意義及功用(乃「群居和」及「正理平治」等之基) --- p.239 / Chapter 六 --- 荀子反對墨子因「大儉約」而「僈差等」 --- p.247 / Chapter (一) --- 荀子重喪率之禮及音樂與墨子但節葬、短喪與非樂 --- p.250 / Chapter (二) --- 荀子之「禮之三本」 --- p.254 / Chapter 七 --- 結論 --- p.256 / Chapter 第四章 --- 荀子之正名觀與各家(兼比較與名學有關之先秦諸子 / Chapter 一 --- 荀子制名之標準(以統類之智心制名) --- p.258 / Chapter (一) --- 「所為有名」 --- p.260 / Chapter (二) --- 「所緣以同異」 --- p.264 / Chapter (三) --- 「制名之樞要」 --- p.267 / Chapter 二 --- 荀子用名之標準(與墨辯及公孫龍子有異。此乃下文「破三惑」之主要標準) / Chapter (一) --- 間接表「實」(名實關係非一與一之對立關係而是錯綜關係。故謂:「名無『固宜』、『固實』 --- p.276 / Chapter (二) --- 直接表狀(以不「拂」制名之三標來成就『名之固善』) --- p.278 / Chapter 三 --- 荀子在名學上所受之影響 --- p.279 / Chapter (一) --- 先秦名學分二派:「重名派」、「輕名派」 / Chapter (二) --- 孔子對荀子之影響 / Chapter (三) --- 墨子對荀子之影響 --- p.282 / Chapter (四) --- 惠施對荀子之影響 --- p.286 / Chapter 四 --- 荀子在名學上所破之三惑:荀子通過破三惑,而對先秦三派名學加以批評。此三派為: --- p.288 / Chapter (一) --- 以名亂名(重一名而廢他名,亦稱「離堅白派」):以墨家及宋鈃為代表 --- p.290 / Chapter (二) --- 以實亂名(重「實」一而忘「名」多。亦稱「合同異派」):以惠施及道家為代表(此派自「名理」觀之,則為「詭辯」;自「主理」觀之,則為「形而上學」) --- p.299 / Chapter (三) --- 以名亂實(重「名」多而忘「實」一。亦稱「離堅白派」):以公孫龍子為代表 --- p.312 / Chapter 五 --- 結論:荀子名學之超乎三家之處,是由於荀子非「詭辯」而為正宗「邏輯」。惟荀子名學之目標是超乎邏輯之外,以成就客觀之禮文,人文世界。 --- p.318 / Chapter 第五章 --- 荀子之政治觀與韓非 --- p.321 / Chapter 一 --- 人文與反人文 --- p.323 / Chapter 二 --- 禮治與法治 --- p.328 / Chapter 三 --- 尊君之比較 --- p.338 / Chapter 四 --- 君道之比較 --- p.349 / Chapter (一) --- 德與術 --- p.349 / Chapter (二) --- 群與獨 --- p.358 / Chapter 五 --- 人治(尚賢)與法治 --- p.364 / Chapter 六 --- 德治與法治 --- p.376 / Chapter 七 --- 正名與形名 --- p.384 / Chapter 八 --- 法後王與尚今 --- p.386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uhk.edu.hk/oai:cuhk-dr:cuhk_321353
Date January 1968
Contributors鄭炯堅 , 1948-,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Graduate School. Division of Philosophy., Zheng, Jiongjian , 1948-
Source Sets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anguageChinese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bibliography
Formatprint, 5, 411 leaves ; 28 cm.
RightsUse of this resource is governed by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s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