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動盪中的印尼華人問題

自從進入研究所以來,筆者無時不在想,究竟應該研究甚麼問題來結束這三年的學業。因為自己對新理論特別感到興趣,在選修課業時乃特意先修「政治發展」,旁聽新興「國家建立問題」,繼而選修「東南亞各國政府」。蒙江師炳倫張師文蔚刻意教誨,遂決定探索新興國家面對的困窘而與我國有關者:華僑問題。華僑問題以東南亞地區最為嚴重,而東南亞各國中,又以印尼政情最為複雜,因此筆者決定以印尼華人作畢業論文。經營年餘,共得約十萬言有餘。下筆之先,曾經先參看艾里斯。柏格(Elins Berg)著民主政治與多數決(Democracy and the Majority Principle)及江師炳倫著政治變遷與下級商人(Political Change and Pariah Entrepreurship)二文,獲取一些理論方面的指引。全文分緒論、敘述、分析、解釋、結論等五章。
第一章:緒論,又分為四節,分別解釋論文的性質、範圍、取材,與處理材料的方法。
第二章:印尼華人的遭遇。分十節。敘述問題產生的背景及十九年來華人所遭受的各種慘況、拘禁、迫遷、禁營、苛捐、殘殺、驅逐等。
第三章:印尼華人遭遇的分析。分五節。從國籍問題、印尼政爭、經濟難局、社會背景、意識形態五個方面,探究為甚麼印尼華人會有這種遭遇。寫這一章時,費時最多。
第四章:理論解釋與政策估測。分三節。試從許多理論架構推斷印尼華人的遭遇,是否理所必然。是全文的重心。前一章的分析,正可作此推斷的驗徵。
第五章:結論。分二節。第一節就第三章的分析與第四章的解釋,推論華人如何繼續在印尼生存下去,其決定性的因素是什麼?第二節論述筆者研究海外華人問題的一點綜合的心得。
本文雖然是筆者選讀政治發展與東南亞政府二課程的直接結果,但在觀念上則企圖運用多學科訓練,借問題處理方式探求問題的真象。全文以歸納法為主,以演繹法為輔,層層推論。在橫的方面,本文涉及一、華人與印尼政府之間的關係,二、華人與印尼人之間的關係,三、華人與其祖國之間的關係三個大問題。在縱的方面,又舉出三個核心問題:一、華人是否會同化為印尼人?二、華人是否有助於印尼的現代化?三、中國如何維護華人的利益?逐步加以分析辯難。唯作者才疏識淺,初次習作,疏漏之處自難避免,尚祈諸位師長繼續教誨。
在寫作期間,每有疑難,或向師長請益,或就專家教正,或學長問難,或與同學駁辯,皆有斷於筆者澄清觀念,獲益匪淺。而江師炳倫幾度審視章節,披閱初稿,張師文蔚予筆者二年往復辯難的機會,高委員長信容許筆者往東亞研究所□□□所講授華僑問題課程,易師君博、馬主任樹禮、區先生鉅龍、鐘先生廣興,熱心提供資料,羅師孟浩、朱師堅章釋疑解惑,楊師日青、李師偉成、張師煥卿勗勉關切,特此申誌感謝之忱。三年間,呂師春沂時時鼓勵關懷,更使筆者銘感肺腑。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236
Creators楊熙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