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公文處理問題請假問題等候模式之研究

近年來之高度經濟發展,已感到行政效率無法配合之壓力。若不大幅提高行政效率,將導致一般事務及財經決策上之瓶頸,由其產生之國家總體損失雖為無形,確影響深遠,並將阻礙經濟之再發展。近鄰韓國由韓戰結束至今不過廿餘年,其經濟發展之快速令全球矚目,主要導因於高效率之行政組織。我國正朝「已開發國家」途中邁進,若能配以高行政效率將可加速完成目標。高效率並非一紙命令可以獲致,須對各種弊病深入研究,找出其症結所在,對症下藥,方可達成。
公文處理及請假問題與行政效率之高低有關,對該二問題從事研究分析,將可發現影響行政效率之弊病所在,但僅採用普通統計方法分析此二問題,其效果有限,所發現之弊病不夠深入,而應以更精細之方法研究之。
等候理論發展至今不過數十年,等候模式之研究已接近成熟階段,然而其應用之發展甚少,大多侷限於生產,交通及通訊系統,對於行政系統之等候現象尚少論述。本文主旨為:對公文處理與請假問題從事特性分析,並探討此二問題等候模式之適用性。
本文分四章:第一章論述隨機性及適合度之檢定方法。並摘要地討論各種等候模式,以為引證之依據。第二章與第三章以經濟部統計及第四次工商普查會之存檔公文與請假單為原始資料,分別對公文處理與請假問題之重要特性從事分析,並探討其等候模式。第四章為公文處理與請假問題之綜合結論。
因統計處與普查會分別為典型之「永久性」與「臨時性」機構,由其資料所引申之公文處理與員工請假之特性,可供一般之參考。本文對公文處理與請假問題之等候模式,雖僅做到探討之階段,但已充分證實了該二問題等候模式之適用性,且勾劃出該二問題等候模式之基本結構。至於該二問題更深入之等候模式認定,尚待海內外專家學者繼續研究。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8886
Creators楊忠昌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