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阿立祖入廟-台南縣阿立祖信仰之研究

西拉雅族為南部平埔族分佈區域最為廣闊的一族,在近代學者的分類上,另將其區分為西拉雅本族、馬卡道支族與大武瓏支族等三個系統。在其信仰的系統上,均有崇祀「阿立祖」為主神的信仰習慣,但因各地區區域的差別而對「阿立祖」主神有其不同稱謂。此外,在祭祀「阿立祖」的信仰行為方面:包括以「公廨」、「公界」等特定稱謂稱「阿立祖」的祭祀場所,以「祀壺」作為祭拜之象徵,並以檳榔、米酒為祭拜供品等特殊型態的祭祀行為。但長期以來,已逐漸與台灣民間信仰文化交互的影響,形成一獨特的信仰型態。
本研究係透過田野調查的方式,蒐集台南縣境內有關於阿立祖信仰的公眾祭祀場所忙相關資料,並依其信仰的文化特質分類記錄呈現,包含阿立祖廟的基本資料、廟貌、路線圖與相關方位描述、配置圖、相關沿革、祀神名稱、祀神型態、祭典日、祭祀型態、祀壺相關事項、阿立祖信仰特質、信徒與管理組織、對聯、橫匾及其他事項等,每間阿立祖廟記錄之信仰文化特質平均約有四十七項。並以九十四張繪製圖、二百七十一個表、二百二十五張照片,具體呈現台南縣內十三個鄉鎮共四十七處單獨祭祀阿立祖或阿立祖與其他神明合祀的廟宇。
論文除緒論與結論之外,共分為七章:第一章主要針對阿立祖信仰中有關阿立祖祀神、祀壺、祭祀的公廨、祭拜使用的檳榔等,進行相關的討論。第二章記錄及描述蕭瓏社群活動區域內十四個祭祀場所有關阿立祖信仰相關的文化特質。第三章記錄及描述大武瓏社群活動區域內八個祭祀場所有關阿立祖信仰相關的文化特質。第四章記錄及描述新港社群活動區域內十六個祭祀場所有關阿立祖信仰相關的文化特質。第五章記錄及描述目加溜灣社群活動區域內九個祭祀場所有關阿立祖信仰相關的文化特質。第六章記錄及描述麻豆社群活動區域內四個祭祀場所有關阿立祖信仰相關的文化特質。第七章則針對阿立祖祭祀場所的名稱、形制與阿立祖的稱謂、神格祭祀等進行分析與討論。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331
Creators黃健庭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