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年度訓練計畫之比較研究:自八十一年至八十九年

台北市政府在邁向新紀元之際,如何提高城際競爭力之關鍵係賴行政效能的提昇、公權力的伸張與法規制度的配合;而行政效能的提昇又端視政府組織是否能吸引、培育與留置具專業知能,且願意盡心盡力為民服務的公務人員;究其意,即「人」將成為左右組織的活力,甚至維繫組織命脈的基本要素;因此,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以下簡稱公訓中心)作為市府公務員之訓練機構,對於提昇人力素質,增進組織績效,其扮演了相當的角色與功能;而每年所規劃之年度訓練計畫即是展現中心所秉持之訓練理念,是以作者期藉由相關文獻與資料之探討,分析市府公訓中心年度訓練計畫的建構過程與訓練課程之內容,進而瞭解訓練在政府部門所扮演之角色。另自八十一年至八十九年止,隨著時代的演進,不同的領導者入主市府,所帶來的領導風格、施政理念、對於未來願景之勾勒及對市府公務員的期許亦有所不同,因此近九年公訓中心亦呈現了隨不同市政等需求,力求突破與實質提昇己身功能以強化市府人力素質之訓練計畫與課程內容,是以作者亦以這段期間歷任之三任市長為劃分基礎,比較各階段訓練計畫與課程所呈現之異同之處,且觀察不同領導者於其中所扮演之角色與影響力。
本文共計分為五章節,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研究問題與相關概念之界定;第二章則檢視有關訓練、訓練計畫與訓練課程等三方面之理論基礎;第三章則就公訓中心八十一年至八十九年之年度訓練計畫為分析主體,且以黃大洲市長、陳水扁市長與馬英九市長之任職時期為區分基礎,比較分析其中的異同;至第四章則深入分析中心所擘畫之管理訓練課程,除縱切面以高階、中階與基層管理等面向分析外,亦從時間的橫切面予以比較八十一年至八十九年其中各類管理課程之演變過程與內容;最後第五章歸納出檢視比較分析後的研究發現,且對未來公訓中心訓練計畫與課程內容之規劃提出研究建議,以及後續研究之展望。
在經過相關文獻之探討與就公訓中心八十一年至八十九年年度訓練計畫及其管理訓練課程之深入分析後,本文以為公訓中心未來於構思規劃訓練計畫與課程時,或可由下述建議有另一層面之思考:
一、重新思索公訓中心未來之組織角色與定位,強化組織之功能性
二、評估公務人員所應具備之核心能力,強化訓練課程之前瞻性
三、訓練資源可藉由網路化,彼此相互分享
四、提高公務員本身對於課程規劃之參與度,促使課程的多元與創新
二十一世紀之開展,伴隨的是更多無法預知的挑戰等待公部門去克服與面對,尤其作為全國首善之區之台北市公務員,所要面臨的更是高標準市民的衡量尺寸,因此,再學習是公務體系培具應變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作者撰述此篇碩士論文的同時,除深刻感受到中心不斷檢視訓練課程規劃之各面向的努力,也清楚觀得外在環境變遷,領導者更替對於中心課程規劃上之影響,或許會對訓練專業的執行有不同程度變革之發生,在此一合作性的工作推動中參雜了些許的政治性過程,但作者以為其無非都是希望在此一團隊中的每一分子具有一定的共識,能在領導者建構之願景下齊心努力,是以訓練課程的安排無不強調公務員因應環境之適應力,且要求其秉持不斷學習之精神,進而洞悉整體環境變遷的脈動,唯有如此,政府組織方能提高效能,不囿於過往的習慣領域,保持長久的活力與彈性,以達為民服務之終極目的。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273
Creators陳慧嬪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0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