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私立大專院校評鑑結果之影響因素

近十年來全國大專院校的快速增加,教育市場供給的大學生遠超過市場需求,近幾年已有供需失衡的狀況。私立大學為一特殊型之文教財團法人,受到私立學校法及大學法之規範,政府核准設立私立大學後,一直採取各種限制措施,由於限制過多,且缺乏市場競爭及淘汰的機制,加上教育資源偏重於公立學校,教育資源分配嚴重失衡。
過去在營利事業之財務危機研究中指出以傳統財務性指標建立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可以獲得良好之危機預警模型。相同於一般企業市場化宗旨,本研究依照研究結果用在私立大專院校,觀察學校之財務性指標是否也如營利事業研究結果一樣對於危機預警模型具有區別能力,藉以探討建立出適合台灣的退場機制。
本研究以94學年度有系所未通過教育部評鑑系所的學校設定為危機學校,通過教育部評鑑系所的學校設定為正常學校,本研究學校樣本為27家,通過評鑑的正常學校樣本為14家,有系所未通過評鑑的危機學校樣本為13家,依此建立Logit模型。
以2006-2007年樣本學校之財務變數與學生比率變數建立起財務預警模型,發生危機當年與發生危機前一年之正確區別率均頗高,再依據加權效率性之分析,決定模型最佳臨界點。問題年度最佳之臨界點為0.5,其正確區別率有0.92,對於本研究27個樣本學校中可以正確判定出正常學校或是危機學校的有25家。由以上結果可以得知用學校財務變數所建立之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具有區別力。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255011
Creators王亭文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