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敻虹詩藝的研究

第一章為緒論,闡明本論文之研究主題,並說明研究動機、方法、範圍等,同時審視歷年來相關研究資料之探討,並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本文欲釐清的目標與方向。
第二章將整合當代社會背景因素,依據經濟、文化、教育層面的變化所提供予前行代女詩人從事新詩創作的養分與園地。此外,當時詩刊、文藝刊物、報紙副刊的文學傳播模式,也是造就女性詩人得以崛起詩壇的原因,因為絕大多數的女性詩人都是經由投稿報刊、詩刊或參加詩社、文藝營,然後出版詩集,被選入詩選集或是得獎等方式進入詩壇。而年度詩選、詩選集的推波助瀾亦是許多女詩人得以立足詩壇的原因。另外,詩人的第一本詩集多為自費出版詩集的特殊現象也納入探究。
第三章將論述身為台灣三大詩社──藍星詩社的成立經過與內部糾葛,並歸納出藍星詩社的風格與重要貢獻,再將敻虹與藍星詩社的情緣,透過敻虹的生平創作脈絡進行探索。
第四章探討敻虹五、六十年代的詩藝特色,一般人在論敻虹的情詩時,多侷限在少女情懷,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她的詩作,即可發現敻虹在傳統的婉約之中極力想開展自我的聲音。前期的敻虹深受美學影響,在用字遣詞上,刻意細心雕琢,著重字句的鍛鍊,包括量詞、詩句、意象、佈局等,力求唯美、意象玄奇、色彩繽紛。早期的詩風在意象經營上,頗見匠心,亦結合童年、故鄉經驗,所以「蝶蛹」、「花」、「湖、海」……等都與故鄉脫離不了關係。敻虹的詩首重音韻之美,但是這項美感來自詩句的反覆,所造成自然的音律、節奏之美,只要細心去區分敻虹的詩,即發現敻虹善用反覆的手法,不論是詩句的反覆或段落的反覆,都是她擅長的。而且比例相當高。但是卻能在淺白之中,扣人心弦,這也是她成功的地方。而且長、短句錯落、文白間雜,達到舒緩語氣、表情達意的效果。
第五章探討敻虹七、八十年代的詩藝特色,因為敻虹的詩創作結合生命脈絡:不論內容、形式都深受影響。但是隨著步入婚姻、痛失幼兒、母親,隨著夫婿遷徙,人生觀逐漸改變,也影響她新詩創作的風格,文辭明顯的由濃轉淡,淺白的文辭中,多加禪意、況味,也多一份人間的情味。隨著生命歷程的變化,詩風以婉約見長的敻虹,於七、八十年代起,除了對母親的懷憶外,也寫了不少歌詠故鄉──台東的詩篇,如〈台東大橋〉、〈又歌東部〉……等,隱含著她對台東的眷愛,也形成氣勢壯闊的詩篇。
第六章希望依據本文的論述,能將敻虹一生努力的詩創作,依時代氛圍及其詩風的轉變,詩作的藝術性、對詩壇的影響性做一全面性的觀照。並期望能為敻虹的詩藝在台灣詩壇上尋找出她的歷史地位。亦期盼能拋磚引玉,以引起其他有志台灣詩壇現狀的研究者一起加入探索台灣女詩人的行列。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9120031
Creators陳玉琳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