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63
  • 151
  • 31
  • 27
  • 1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223
  • 79
  • 78
  • 47
  • 45
  • 39
  • 35
  • 33
  • 31
  • 30
  • 29
  • 26
  • 25
  • 25
  • 2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詩言志」一考 - 『尚書』、『論語』、『詩経』序を中心に -

蔡, 江華 31 March 2007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

明人詩畫合論之研究

鄭文惠, ZHENG, WEN-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人於詩、畫方面之理論,多分題研究,鮮有合而論之者。然上溯宋元,已有將詩畫 作類比之評論;及明,詩畫合論則更見盛行。但藝術各科之發展過程非一致,且區域 之間的差異性亦大,則其理論之衍生與發展之脈絡為何?以及明人如何釐析詩與畫之 共通性與差異性,乃引發筆者撰寫本文之動機。 本文以有明一代為研究範圍,但明人詩畫合論之開展乃在中葉之後,故討論重心多偏 重於中晚明。而所搜資料除明人詩畫理論之外,並廣求歷代相關資料及近人研究成果 ,再配合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之古畫,予以歸納分析,比較綜合,力求以謹慎、客觀 之態度,澄清其疑點,並評估其價值。 全文除前言外,共五章十七節,約二十萬字。正斗第一章分別以詩與畫之結合及詩畫 異通論探究「明以前詩畫合論之背景」;第三章「明人論詩與畫之共通性與差異性」 ,先就本質、法則、境界及風格四方面闡述詩與畫變換轉化之特性,再以詩畫媒介之 不同及個別之特殊限制與表現規律等方面,論析其差異性。第四章更進一步歸納分析 「明人詩畫合論之特殊方式」,以見其論爭之重心;第五章評估詩與畫結合之可行性 ,並總結明人詩畫合論之主要成果與影響。
3

漢魏怨詩研究

高莉芬, GAO, LI-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怨詩,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極為突出的特點。孔子所謂「詩可以怨」即強調了詩歌可 以抒發怨情的功能。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個人時有挫折與不幸的遭遇,而這些由挫折 與不幸所引發的怨怒情緒,卻常因客觀因素的阻礙而不能外洩,古人往往藉由詩歌以 發抒被壓抑的怨情,因此「怨詩」在古代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中國文學史上頗多 抒寫怨情的詩篇,就時代,而論,尤以漢魏為然。其時大量出現之怨詩,是頗值得注 意的現象。然歷來的文學研究,卻鮮有以怨詩為主題的論著。因此筆者擬以「漢魏怨 詩研究」為題,祈能對此問題做較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參考文獻,以逯欽立所輯校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一書為主,旁乃漢魏六朝詩歌 選集,如<昭明文選>、<樂府詩集>、<玉台新詠>等,並以中外學者相關論著為 輔。 本文先界定研究對象-漢魏怨詩之範圍與意義,進而考察其產生因緣,再探索其精神 內涵與外現之藝術形式,最後說明怨詩承先開新之價值與其於文學史上的地位。 首章 緒論,旨在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範圍與方法,次及論題義界。第二章自時代背 景與文學思潮,哲學思想論漢魏怨詩之產生因緣。第三章則進入怨詩之內在世界,由 愛情失寵,懷才不遇與死生無常三端,析其精神內涵,呈現其思想意識。第四章論敘 漢魏怨詩作者之處世態度,分四節說明。第五章討論漢魏怨詩之藝術表現,首論其表 現技巧,究其意象之創造。第六章結論,敘述漢魏怨詩之影響與價值。 漢魏詩人對於抒怨詩內容的確立,引起後世文人的大量擬作。自此「怨」不再僅止於 詩歌的抽象情緒內容,而逐漸發展為詩體的一種,影響極為深遠。在中國詩歌史上, 實應給與一個正面的地位與評價。
4

宋代「詩學盛唐」觀念的形成與內涵

陳英傑, Chen, Ing-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今日一般人談「唐詩」,自然免不了要提起「盛唐詩」,並以它為「唐詩」的典範或代表。推溯這個普遍看法的源頭,一般研治文學史的人均能輕易指出,乃是受明代前、後七子「詩必盛唐」(或「近體必盛唐」)觀念很強的影響。再往上推溯,很多人都認為嚴羽《滄浪詩話》是明人觀念的源頭。換言之,今人熟知的崇效「盛唐詩」的觀念,乃是由嚴羽肇其耑,明人承之而發揚光大,影響迄今。 這固然無可厚非,因為從明人的詩論,確可看出《滄浪詩話》的影響。然則,能不能從嚴羽再往上推溯?委實令人感到一片模糊。學界將「詩學盛唐」觀念推溯到南宋嚴羽的同時,卻不免忽略:除了嚴羽,或在嚴羽之前,有沒有其他人也標榜「盛唐詩」?因此,學界對於嚴羽「詩學盛唐」觀念的理解,是即源頭、即完成的。而事實上,任何一種思想觀念,幾無平地特起、瞬時完成,其「完成型態」固然值得多方關注,但這個觀念是怎麼被提出的?如何由細微漸趨壯大?毋寧也是非常值得探討的議題。 更緊要的是,「盛唐詩」是一個相當後起的概念,其產生還大大後於「晚唐詩」;而且起初「盛唐詩」的指涉時段並不止是今人熟知的開元、天寶年間;甚至有一段不短的時期,許多宋人所講的「唐詩」並不以「盛唐詩」為代表,而偏重在「晚唐詩」。凡此都和今人早已定型的觀念有明顯的落差。因此,「盛唐詩」如何逐漸取代「晚唐詩」而成為「唐詩」的代表?如何被人們標舉出來?自然非常值得深究。 而這也就是「詩學盛唐」觀念如何形成的問題。如果僅侷限在嚴羽詩論,以之為崇效盛唐詩的鼻祖,非但難以發現這個重要問題;即使察覺,恐亦無法處理。本論文就是試圖探討、解決上述的疑問,以期細緻地探索宋代「詩學盛唐」觀念如何逐漸被人注意、標舉,最終成為唐詩的英華、近體的典範。
5

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的侷限與開展──以吳瀛濤為討論對象

張愛敏, Chang,Ai-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詩人吳瀛濤作為主要的焦點,期能透過對於他的生平及其文學活動的歷程,剖析跨越語言一代詩人可能面臨的時代困境,及其所展現出來的文學成就。吳瀛濤的成就相當多元,本文以「詩」及與其相關的活動為主要的討論範圍,試圖以他在現代詩創作過程中所受到的傷痕與困境,對照文學藝術的高度,兼論詩人投注台灣現代詩與文學史的心力,總述一生之成就與貢獻。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資料與研究方法,並對前行研究做一回顧。第二章「歷史傷痕下的文學契機─吳瀛濤的生平及其文學歷程」,藉由吳瀛濤文學歷程的脈絡,呈現歷史演進過程中對文學造成的困境,及其本身因應時局而拓展出的文學生命。 第三章「傳統斷裂下的重建軌跡─吳瀛濤詩歌的階段性特色」,透過吳瀛濤詩歌的階段性特色之分析,藉以了解跨語一代詩人如何面對傳統的斷裂,並突顯詩人透過詩藝的改造完成重建的過程。第四章「時代壓抑下詩藝的完成─吳瀛濤的詩歌風格及其成就」,藉由吳瀛濤現代詩風格及其詩藝的分析,考察詩人在閉鎖的時代中,如何發展出個人獨特的詩作特色,並探究其藝術的成就所在。 第五章「貧瘠土地裡的傳播與深耕─吳瀛濤與台灣文學史」,以「原子詩論」的提出及「笠詩社」的成立,綜觀吳瀛濤作為一位跨語詩人,如何在有限的文學傳統中,進行一番重建的過程,藉以了解吳瀛濤與台灣文學史之關聯,及其貢獻所在。末章總結吳瀛濤一生的文學成就,彰顯他提出原子詩論及寫作原子詩、哲理詩與都市詩的價值所在,並為其在台灣文學的位置作出定義。
6

中、土兩國新詩興起背景之比較研究

林慧真, LIN, HU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西方國家於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工業革命之後,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文明勢力向世 界各角落膨脹.這股勢力包括:政治、經濟、思想各方面,藉著優越的軍事力量在十 八、九世紀之交,急急地叩著各傳統古老社會深閉的門戶.中國與土耳其原本同是這 些傳統社會中的佼佼者,一個是長期的文化輸出者;一個是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回 教大帝國,卻同時被冠上「病夫」的屈辱,遭遇瓜分解體的威脅.於是兩國人民為了 救亡圖存均做了最大的努力,一步步的改革,由軍事、制度而思想,一連串的摸索、 學習、抗爭、調適,終於兩個新生政體如浴火鳳凰般自廢墟中昇起.這段由盛而衰, 死的重生的經歷究竟會在兩國文學活動中做出怎樣的影響?或者文學能對之產生如何 的作用呢?而如此相似的外在經驗,是否也會在兩國文學發展過程中振動出相同的頻 率呢?試圖解答這些問題正是本論文的研究動機. 本論文以文獻研究法為主.使用的文獻將包括兩國文學史、歷史、社會、政治各方面 的研究文字.不過,有關土耳其的研究資料較難搜羅,為本論文研究的限制. 全文共分五章:緒論;中國新詩興起的背景及創作理論;土耳其新詩興起的背景及創 作理論;中、土兩國新詩興起背景之比較;結論. 文學與當代人的思潮有著密切的關聯,而當代人的思想深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文學完 成之後,藉著傳播流通,可以影響更多的人,造成更大的思潮或引起反對的聲浪,由 此可見文學與環境是互動的.中、土兩國面臨亡國危機,同樣興起救國思潮,投入「 現代化」行列,由器物、制度的現代化終於思想、觀念的全盤西化;文學革新之議則 發韌於制度現代化的同時,到了思想觀念層次,則新文學已成風潮矣.可見中、土新 詩興起與外來刺激、內在思潮是息息相關的.
7

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

周滿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8

敻虹詩藝的研究

陳玉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闡明本論文之研究主題,並說明研究動機、方法、範圍等,同時審視歷年來相關研究資料之探討,並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本文欲釐清的目標與方向。 第二章將整合當代社會背景因素,依據經濟、文化、教育層面的變化所提供予前行代女詩人從事新詩創作的養分與園地。此外,當時詩刊、文藝刊物、報紙副刊的文學傳播模式,也是造就女性詩人得以崛起詩壇的原因,因為絕大多數的女性詩人都是經由投稿報刊、詩刊或參加詩社、文藝營,然後出版詩集,被選入詩選集或是得獎等方式進入詩壇。而年度詩選、詩選集的推波助瀾亦是許多女詩人得以立足詩壇的原因。另外,詩人的第一本詩集多為自費出版詩集的特殊現象也納入探究。 第三章將論述身為台灣三大詩社──藍星詩社的成立經過與內部糾葛,並歸納出藍星詩社的風格與重要貢獻,再將敻虹與藍星詩社的情緣,透過敻虹的生平創作脈絡進行探索。 第四章探討敻虹五、六十年代的詩藝特色,一般人在論敻虹的情詩時,多侷限在少女情懷,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她的詩作,即可發現敻虹在傳統的婉約之中極力想開展自我的聲音。前期的敻虹深受美學影響,在用字遣詞上,刻意細心雕琢,著重字句的鍛鍊,包括量詞、詩句、意象、佈局等,力求唯美、意象玄奇、色彩繽紛。早期的詩風在意象經營上,頗見匠心,亦結合童年、故鄉經驗,所以「蝶蛹」、「花」、「湖、海」……等都與故鄉脫離不了關係。敻虹的詩首重音韻之美,但是這項美感來自詩句的反覆,所造成自然的音律、節奏之美,只要細心去區分敻虹的詩,即發現敻虹善用反覆的手法,不論是詩句的反覆或段落的反覆,都是她擅長的。而且比例相當高。但是卻能在淺白之中,扣人心弦,這也是她成功的地方。而且長、短句錯落、文白間雜,達到舒緩語氣、表情達意的效果。 第五章探討敻虹七、八十年代的詩藝特色,因為敻虹的詩創作結合生命脈絡:不論內容、形式都深受影響。但是隨著步入婚姻、痛失幼兒、母親,隨著夫婿遷徙,人生觀逐漸改變,也影響她新詩創作的風格,文辭明顯的由濃轉淡,淺白的文辭中,多加禪意、況味,也多一份人間的情味。隨著生命歷程的變化,詩風以婉約見長的敻虹,於七、八十年代起,除了對母親的懷憶外,也寫了不少歌詠故鄉──台東的詩篇,如〈台東大橋〉、〈又歌東部〉……等,隱含著她對台東的眷愛,也形成氣勢壯闊的詩篇。 第六章希望依據本文的論述,能將敻虹一生努力的詩創作,依時代氛圍及其詩風的轉變,詩作的藝術性、對詩壇的影響性做一全面性的觀照。並期望能為敻虹的詩藝在台灣詩壇上尋找出她的歷史地位。亦期盼能拋磚引玉,以引起其他有志台灣詩壇現狀的研究者一起加入探索台灣女詩人的行列。
9

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

祁立峰, Chi,Li-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寫作之動機與問題意識大抵由文學史的書寫而來。文學史家論及六朝(西元229~589)詩、賦之間的關係時,常以「詩賦合流」稱呼、命名之。而近代研究者更細膩梳理所謂的「詩賦合流」成為「賦的詩化」、「詩的賦化」兩大概念,對比其發展的時間、歷程、詩賦消長,以及兩種文類在形式、內涵、情感、功能等各各層次的交融、互滲。 然而由此本文萌發出的疑慮有兩點,其一,既然所謂的六朝「詩賦合流」,並不是單一作家的個別現象,而是整個文學史所發展演化而成的共同趨勢,且按照前人研究成果,皆指出「詩賦在六朝,逐漸從分離走向靠攏」,那麼靠攏之後,合流告終的結果,理所當然是從此兩種文類合而為一,名之曰「詩賦」或「賦詩」,再也難分彼此。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進入李唐,詩賦皆為科舉應試項目,兩個文類涇渭分明。顯然所謂的「合流」、「詩化」、「賦化」,都是有待商榷的詞彙。其二,過去研究者在分判梳理「詩賦合流」現象時,往往採取頗為直觀、主觀觸感的方式,或以斷代的討論方式,說「建安開始,詩賦逐漸合流」、「永明之際,賦作已經完全詩化」;或以作家的方式,言「某君之賦,已經詩化」、「某君之詩,已具備賦化的濫觴」,然而這些判斷觀之歧異、取捨由心,頗難以達到共識。這也造成關於六朝詩賦衍生的問題,至今仍有討論空間的因素。 故本文之書寫過程,主要正在解決上述兩個問題。首先本文定題為「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一方面針對輩研究者關於「詩賦合流」之論述,其思慮未周、稍有疏忽之處,進行商榷;再者提出筆者之見解,試圖迴避了上述所稱不夠精準的研究取向;其三本文捨棄了傳統斷代討論、分家梳理的研究途徑,而以中國文學理論、西方近代理論、影響六朝詩賦文學史的三大驅動力(外緣氛圍、文類發展、作家風格)等視角切入,以「輻輳」的新方法,逼近六朝「詩」「賦」兩文類的發展、互滲、交涉的過程與核心。最後在將視域延伸入唐,觀察後六朝詩賦又呈現什麼樣的發展趨勢。本文必須強調於先之處在於,「六朝「詩賦合流」現象」只是一求便捷性、避免爭議性、以及延續前人的提法(故後文常以括弧表示),本文則以為此「合流」之名本身,亦即有需要商榷、重探和新探之處。 就表象而言,詩賦僅是六朝重要的兩個抒情文類,然而本文卻以為詩、賦更可以拉抬成為中國文學的兩種驅動力量—革新╱復古、華美╱樸實、文╱質。而這兩股力量的驅動,往往造就了文學史的重大事件、變遷與衝擊。依據本文之見,綜觀六朝詩賦互動互滲之情況,詩取代了賦的地位是「表」、而賦入主╱奪主了詩的內涵是「裡」。研究者提出的,「賦的詩化較詩的賦化來的明顯」、「詩取代了賦成為盛唐風氣的贏家」,皆僅就表面的現象觀之而已。從六朝之後,賦的技巧、賦視域融入詩以及大部分的文類之中,而再也不容分割脫離。而詩表賦裡、賦體詩用也就成為六朝後中國文學史重要而深刻的現象之一了。
10

李白及其詩之版本

唐明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2279 seconds